随着消费环境不断向好,全市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燕南介绍,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2.8%。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5.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8.0亿元,规模已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7%,降幅较1—2月和上年全年分别收窄3.9个和6.5个百分点,3月同比增长7.5%。
今年一季度餐饮消费热度持续提升,北京市实现餐饮收入311.6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高于商品零售15.4个百分点,较1—2月和上年全年分别提升7.0个和28.7个百分点。其中,重点监测的限额以上老字号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超4成。主要实体零售业态保持恢复态势,全市限额以上主要实体零售业态中,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149.9亿元,同比增长1.0%,较上年全年提升18.5个百分点。便利店和专业专卖店实现零售额虽仍呈降势,但降幅较上年全年分别收窄10.0个和1.9个百分点。部分升级类消费表现较好,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类值中,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等升级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26.9%、21.1%和8.1%,且增速较1—2月和上年全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新能源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36.9%,高于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37.9个百分点。
北京一季度消费价格总体温和上涨,民生领域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1.0%。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卞晶介绍,一季度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万元,同比增长6.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意愿回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56.4%,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卞晶说,一季度北京市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同比增长12.9%,增速领衔八大类消费。其中药品和医疗服务支出分别同比增长79.8%和3.9%,健身器材支出同比增长10.4%。这反映出北京居民更加注重日常医疗防护,自身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文旅消费也激发了消费新活力,一季度北京市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同比增长17.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团体旅游和景点门票支出分别同比增长了3.6倍和25.2%。交通支出快速增长,一季度居民交通支出同比增长10%,其中飞机、长途汽车和火车的交通支出分别同比增长2.7倍、4.3倍和5.1倍。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北京市居民消费需求更加个性化和品质化,居住品质提升成为居民新消费的增长点。卞晶介绍,一季度北京市居民家政服务和住房装潢支出分别同比增长了42.4%和17.8%。同时宠物经济继续升温,居民宠物消费支出持续增长,一季度居民宠物及有关产品支出同比增长16.9%。
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67元,同比增长3.6%,高于上年全年0.4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5.0%,经营净收入增长3.8%,转移净收入增长3.2%,财产净收入下降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47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增长5.3%,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此外,一季度北京市新设企业6.8万家,同比增长超2成。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新设企业均增长3成以上,合计占全市新设企业比重超6成,市场活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