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药界安康董事长吴永谦:创新药物的积极因素与同质化挑战
2019年,美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7.7%,日本为11.0%,中国为6.6%;美国仿制药支出占医疗支出的比例,美国约为23.0%,日本约为10%,中国约为60%;医药行业在美国所有工业部门中排名第二,而中国前十的行业中没有医药行业。
谈到中国医疗行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耀杰安康董事长吴永谦列举了这样一系列数据。他说,中国医药行业目前存在GDP比重低、仿制药比重高的问题,这也意味着未来创新型医药行业将有很大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家基于平台的R&D小分子创新药物公司,药节安康自2016年运营以来,拥有四款完全自主研发并进入全球临床开发的创新产品。最新一轮融资是2021年2月的C轮融资,融资规模5000万美元,以基石投资为首,招商局投资次之。
回顾中国生物医药变革的发展历程,吴永谦在深圳南山区政府和基石投资主办的2021中国企业家峰会上的演讲中将其分为三次。
2005年以前,我国医药行业主要以仿制医药行业为主;从2005年到2015年的10年间,“十一五”和“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实施,开启了创新药物发展的新时代。此后,中国医药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2015年后乃至未来,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医疗保险让更多患者接触到创新药物,推动中国医药市场增速超过美国和全球医药市场。
“同时,对于创新药物,三个因素成为创新驱动的——政策红利的释放;在收藏的压力下,医药行业为未来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机会;资本市场的开放为创新药物的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吴永谦说。
在政策方面,五年来,中国在药品监管政策和医疗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结构和制度改革。包括2015年《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中国药品监管改革开放,2016年一致性评价,2017年中国加入ICH,药品监管标准国际化,2018年成立国家医保局加强仿制药控费,为创新药物提供空间。
吴永谦表示,审批制度改革后,产品进入临床、上市审批的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新药数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人们也对中国新生的创新制药行业感到担忧。随着近年来审批的加快,国际领先制药企业的产品迅速进入中国,这对中国薄弱的创新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中国创新型医药企业应与国际医药企业在同一轨道上竞争。在收藏方面,收藏最终降低了仿制药的价格,从而为创新产品腾出了空间。
资本市场方面,港交所18A和科技创新板第五套标准都是开放的,允许生物医药企业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进入资本市场。数据显示,自2019年科技创新板开业以来,已有6家无利可图的医药公司登陆科技创新板。吴永谦认为,多渠道资本市场的开放促进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二级市场的开放进一步推动了生物医药行业在初级阶段的投资热潮。
在过去的12个月甚至18个月里,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趋势明显增强。2019年以来,中国创新制药公司不断获得美国FDA创新产品认证,有新的惊喜和突破。去年,创新药物在中国的海外授权转移加快,这表明中国的创新赢得了国际大公司的认可和实力。
到2030年,在中国多维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创新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7600亿元,仍有6000亿元的增长空间。与此同时,可以看到中国本土R&D公司将在美国设立子公司和R&D中心,以不断扩大其全球影响力。
到2040年,中国创新药物市场将继续扩大,医疗保险等制度将得到完善,推动创新药物从研发到市场的完整闭环。中国创新药物储备从早期积累走向产品爆发,国内至少有10种原创重药获批全球上市。
到2050年,中国生物医药将成为国际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将达到世界的30%。2-3家中国生物制药跻身全球制药行业前10名,带动整个产业链继续深化发展。中国基础生物研究总投入第一,长三角成为与美国波士顿并驾齐驱的生物医学中心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