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投资近千亿!六大行都在争金融技术,宇宙最有钱
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再局限于概念层面,已经到了实金投资的实践阶段。
有数据支持。据interface记者统计,去年,6家国有银行金融科技总投资额同比增长30%以上,达到956.86亿元。
2021年3月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银行业IT资金总投资将达到2078亿元,同比增长20%。
这也意味着“财大气粗”的六大国有银行的投资金额几乎占到整个银行业金融技术投资规模的一半。在这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马拉松比赛中,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许多接受interface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传统商业银行正在放弃与大型金融技术巨头合作的“外包”模式,逐步向内部孵化转型,通过自身实力培育金融技术核心竞争力。同时,疫情对传统银行线下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加速了金融技术的投资和落地。
在金融科技中,“抛钱”最糟糕的方式就是“去宇宙”。年报显示,2020年,工行金融科技投入238.19亿元,同比增长45.47%。其次,中国建设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也超过200亿元,达到221.09亿元,但增速落后于工行,同比增长25.38%。2020年,中国农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排名第三,达到183亿元,同比增长43.08%。
中国银行紧随其后,去年金融科技投入达到167.07亿元,同比增长43.36%。相比较而言,邮政储蓄银行和交通银行在金融技术上的投资空间还是很大的,去年的投资额还不到100亿元。分别为90.27亿元和57.2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35%和13.45%。
唯一能与大型国有银行并驾齐驱的股份制银行是招商银行。2020年,招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19.12亿元,同比增长27.25%,占营业收入的4.45%,同比增长0.73个百分点。
具体来说,招商银行的IT投资主要用于系统运营、电子设备和软件采购、IT人力资源配置、IT咨询和基础设施建设。截至报告期末,招商银行共设立金融科技创新项目2106个,其中投产投产项目1374个,覆盖零售、批发、风险等领域。
此外,在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也在金融技术上投入巨资。2020年,中信银行科技投入69.26亿元,同比增长24.43%。光大银行2020年科技投入51.5亿元,比上年增加17.46亿元,增幅51.29%,占经营收入的3.61%。
金融科技人才建设已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从绝对数字来看,工行的金融科技人才队伍是最大的。2020年,相关人员将达到3.54万人,占工行员工总数的8.1%。接下来是中国建设银行,有13000名财务和科技人员。在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科技人员(不含子公司)4190人,同比增长31.68%,占比7.60%。平安银行科技人员(含外包)超过8500人,比去年底增长12.5%以上。到2020年,交通银行将拥有3976名财务和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4.38%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年报,2020年,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收入将达到290.07亿元,增长13.02%,主要得益于加强金融技术创新和应用,稳步提升网上运营优势,网上支付交易量逐步增加。
在疫情的催化下,一些银行也大幅调整了组织结构,努力打造技术中间平台。
2020年,工行成立了数据情报中心,与数据产业发展接轨。成立信息安全运行中心,推动安全防护模式向实战转型升级。
交通银行成立了金融技术委员会,提高金融技术的顶层设计和综合管理水平,构建了“两个部门、三个中心、一个公司、一个研究所、一个办公室”的框架体系。
中信银行新成立数据管理委员会,电子银行部被数字金融部取代,形成“三委两部两中心”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
一些银行对金融技术的投资带来了可见的回报。
“在报告期内,我们积累了超过1万名客户进行公链营销,带动存款539亿元;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在线智能出站和事件营销,日常活动增加了50%以上。”中信银行业务总监卢天贵在此前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光大银行在年报中提到,2020年将建立金融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机制,预算5亿元用于支持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的快速孵化和落地推广。报告期内,智慧旅游、产业链融资、阳光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的公共资源等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