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亿美元独角兽水滴公司在美国上市:是公益平台还是商业机构?
4月17日,保险科技独角兽水滴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以股票代码“WDH”在纽交所上市,由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美国银行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担任承销商。如果顺利的话,将成为继HUIZ.US之后第二家登陆美国市场的中国保险科技公司,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016年4月至今,水地公司已经完成了几轮融资。据路透社3月IFR报道,水地将在上市前进行新一轮融资。综合预测,水地上市后估值将超过100亿美元。水地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公益公司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这样的“公益”公司最终选择在美国股市上市。招股书显示,水地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保险佣金,2020年其收入将占89.1%。这样的“水帝”到底是做公益还是做生意?公益众筹分流保险商城的实现提到了水地公司,市场最认为的可能是朋友圈已经遇到的疾病和帮助的筹资平台。其实这只是水地公司的业务之一。招股书上说,水地公司涵盖了水地互助(已关闭)、水地理财、水地保险商城、好药赔付、水地公益等不同业务。其中最重要的商业变现业务是小滴保险商城,最重要的流量来源是小滴理财。据了解,到2020年,年化签约保费将达到数百亿,有11亿行为用户对水滴献爱心。换句话说,平均每个人在给水滴施爱时最后都会买几块钱左右的保险。这里要提一下推广模式。帮助捐款打开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保险推广。有朋友生病的压力,再有低成本保费的诱惑。这种场景可能对个人很有启发,你可能会不自觉的买几块钱的保险。当然,这种利用公益平台引导流向,最终实现保险销售转型的模式,也引起了市场对于水滴到底是做公益还是做商业平台的争议。在“本土推送”的商业模式中成长起来,我们首先认识了水地的创始人沈鹏。2010年1月,中央财经大学大四学生沈鹏加入美团,成为第10名员工。沈鹏在美团担任过许多职位,如Meituan.com的销售区域经理和产品经理。2013年,沈鹏成为美团外卖的联合创始人,负责美团外卖的本地推送团队。2016年,沈鹏离开美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注意到一个和我家庭背景关系很大的行业有了创新的机会,时间窗很宝贵”,而他的父亲已经退休了。它是PICC的雇员;此外,沈鹏曾公开表示,“水滴是商业公司,不是公益组织。”这意味着,作为水滴业务之一,水滴融资更多的是帮助经济困难患者筹集医疗资金的工具或平台。因此,无论从公司的盈利模式、业务结构还是创始人沈鹏的初衷来看,水地公司从来就不是一个公益平台。水地公司以极低的成本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引入了巨大的流量,服务了自己的保险商城,最终目的是卖保险赚保费。从水地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水地公司一开始就是靠养水滴来获取大量用户的,最初获取用户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创始人沈鹏的老路线“推”。当初滴滴募捐在各个城市的医院推广自己的平台,吸引重病人在平台上集资。当时滴滴募捐以自己的方式引发募捐,推广平台产品,消耗社会爱心,引发社会争议。除了商业纠纷,公司面临的监管风险也不容忽视。
2020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一份关于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互助保险、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众多,属于非特许经营,利益相关者的风险不容忽视。一些预付费的收费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导致跑路的风险。如果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出现社会风险。2021年1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寿险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号草案。《通知草案》要求人身意外险、健康险等期限不满一年的保险产品,每期保费应相等。而水地公司是排水公司,第一个月的保费通常比以后低。如果草案生效,会降低公司业务的吸引力。2021年3月底,水地公司关闭了在线医疗互助平台,水地互助。有分析师指出,关闭水地互助更多的是为了消除水地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政策不确定性。目前对公司相关业务没有具体的监管法律法规。随着行业的发展,监管环境会加强,招股书也提示了相关风险。在加强监管的未来,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很高的成本,甚至关闭业务,从而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平衡业务与公益事实上,水地公司目前是中国领先的保险与健康服务平台,有望成为继汇泽之后第二家登陆美国市场的中国保险科技公司。招股书上说,Dropping Insurance和Dropping Fund是中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保险分销平台,也是中国最大的大病个人救助平台。目前,水地主要销售健康险和寿险。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与62家保险公司合作,其中寿险、健康险公司41家,财险公司21家,提供200种健康险、寿险产品,累计赔付保单数达3070万份。保险佣金收入是水地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占89.1%。水地保险2018年、2019年、2020年第一年保费收入分别达到9.73亿、6.668亿、144.26亿,水地公司收入分别达到1.22亿、13.08亿、26.95亿。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水地主要是一家互联网保险经纪公司。诚然,一路上有各种争议。但另一方面,水地依靠自己的产品和资金,服务自己的保险产品,顺便做公益,来吸引客户的流量。从直接收入构成来看,水滴养的才是真正的“公益”。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水滴公司2020
年营收30.279亿,其中通过水滴保分销保险的佣金达到26.85亿;其次是互助业务的管理费收入约1.1亿;通过向保险公司或其他保险中介公司输出技术服务收入为1.94亿,虽然水滴筹这些年帮患者筹集了370多亿的医疗资金,但从营收结构里可以看到,大家捐的这些善款并没有变成水滴公司的收入。另外,公司的水滴筹业务整体流量占比上也出现了逐年下跌的情况,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水滴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2.092亿元、3.215亿元、6.639亿元,2020年水滴公司亏损增加了107%,亏损来自于销售营销费用以及因涉足保险业务带来的成本增长。 招股书显示,水滴公司在保险的研发投入上持续增加,从2018年的6900万增长到2019年的2.146亿到2020年的2.442亿,显示水滴近来也进行业务的转型升级。 水滴商业模式并非公益,但是水滴也做到了公益,大量患者因为水滴而获得帮助。但是,依靠公益流量构建起来的商业模式,在上市面前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如何在公益与商业之间构建一种长久的,良性的,政策上允许的模式,成为水滴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添加微信与作者交流(zmyzmy110),请注明单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