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站亮相农贸市场
“现在到菜市场来买菜,心情特别舒畅。”昨天一早,家住开发区海晟花苑附近的市民张大叔,便来到了中汇农贸市场选购食材,逛市场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记者跟随张大叔的脚步,先在百货区购买了面点、豆浆当早饭,再到果蔬区选购新鲜的水果、青菜,作为农贸市场的常客,张大叔对于这里的摊位布局早已烂熟于心。
穿梭在农贸市场,给记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干净、整洁。以前污水四溢的场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明确的功能分区。一进到农贸市场,记者的右手边是水产鲜肉区,中间是百货区,左手边是蔬菜水果区,明确的分区让前来购物的百姓一目了然。
“除了干净整洁,更重要的是人性化。”张大叔告诉记者,有一天逛完市场后他发现屋外下了雨,没有带伞的他立马想到了市场里的“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二话没说,就借了把伞给我,真的是方便、暖心。”
原来,张大叔口中的便民服务站是我市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后的特色之一。“便民服务站是我们打造五星级农贸市场的标配之一,服务站里面配备了微波炉、雨伞、针线包、充电器、饮用水等,可以方便顾客随时取用。”开发区中汇农贸市场负责人倪田雨说。便民服务站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短暂休息的地方,还可以解一时之需。冬天可以进来取暖,夏天可以进来消暑,小小的服务站,体现着农贸市场的暖心之处。除了便民服务站,市场内还设立了维权站,老百姓在农贸市场购物时如果发生纠纷,可以第一时间在维权站解决问题。
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事关民生福祉和城市形象,去年以来,烟台坚持以“改造小菜场,造福大民生”为目标,致力于让居民拎上更加健康、文明、智慧的“菜篮子”,持续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项目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测评标准为基准,着眼更高更严更好,建立完善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标准,推动了各区市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工作落地落实。
“互联网+”实现智慧监管
如今,经过标准化改造后的农贸市场,让市民有了舒适便捷的购物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农贸市场引入了“智慧”元素,为消费者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安全质量可追溯的品质生活服务。
“智慧农贸市场是在传统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我们市场内配备了‘一室一屏一码’,实现了农残检测信息等智慧化溯源管理和服务。”芝罘区蔚蓝农贸市场负责人李国盛介绍,其中,“一室”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每天有专人对商户购进的农副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保障居民买得放心。“一屏”,则是每户摊位前的电子屏详实公示经营者信息,每成交一单,市场门口的交互式数据大屏同步实时滚动显示交易内容、畅销商品排序、投诉率等,确保每笔交易都清晰可查。“一码”,即商户二维码,是农贸市场智慧系统为商户建立的电子档案,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商品的“一品一码”。不仅如此,农贸市场的日常管理也更加智慧。市场内安装了消防自动报警等智慧管理系统,市场内设置的LED显示屏可随时查看农贸市场实时监控画面、客流变化、体温监测数据、各类商品销售数量、价格、占比等信息,为保价稳供及市场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
有“颜值”,更有“智慧”。这是我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目标之一。“通过‘互联网+’的智慧化管理模式,做到农产品检测可追溯、安全有保障,责任可追究、市场可监管,不仅让老百姓真正买到‘放心菜’‘安全菜’,同时也实现市场现代化、信息化、可视化的全程全息安全管控。”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宗林说,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将重点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确保十年不落伍。
年内再建21处标准化农贸市场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农贸市场是一座城市最具烟火气、最具人情味的地方,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幸福,一头系着民生大计和城市文明形象。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力量向一线集中,资源向一线倾斜,推进我市农贸市场与城市更新协调发展。”李宗林说。为督促各市场加速改造,烟台市市场监管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27处改造市场实地督导,工作情况每月形成专题报告反馈给各区政府(管委)。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全覆盖评估检查,形成月度评估报告,每月开展工作“蓝黄红”评价,核查每处市场不达标事项,列出目录清单,倒逼各市场加快改造进度。烟台市对标国内最先进市场标准,按照现代化智慧邻里中心模式,先后完成了蔚蓝、天宇、隆惠等多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加速推进城区农贸市场均衡布局,逐渐实现主城区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全覆盖。
从“生活所需”变为“生活享受”,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后有“颜”有“料”更有“品”。根据我市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的实施方案》,到2023年底,我市将再建成21处标准化规范化农贸市场,其中,三星级及以上标准化规范化农贸市场达到60%。烟台将聚焦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一处处农贸市场蝶变新生,告别“脏乱差”“腥臭湿”,升级“高颜值”“烟火气”,智慧和便利将不断提升烟台这座宜居之城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