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M & amp物业管理行业的王者,碧桂园不仅完成了第一次并购;一个去年单个行业几百亿的案例,也是其规模和市值迅速攀升至行业第一。然而,其管理层对规模扩张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3月29日,碧桂园服务在年报发布的同一天举行了业绩发布会。总裁李长江、财务总监黄鹏等多位高管出席了发布会,并回答了去年业绩亮点、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并购后公司整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
李长江指出,“公司进行大规模收购的时间已经结束,2022年无论是在单个项目规模,还是业务完整性方面,收并购市场形式均和以往不同,未来不再仅仅是住宅物业的并购,可能会延伸到增值服务等方面。”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不完全梳理,去年一年,碧桂园服务进行了多起大型并购,总金额接近200亿元。财报反映的不仅是业绩规模的大幅增长,还有商誉和应收账款的大幅增长。接下来,如何做好投后管理和内部整合,成为公司的新课题。
“大规模并购的时代已经过去”
去年地产行业最大的并购案都与碧桂园服务有关,交易金额与其他上市公司相差甚远。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企业并购总额为100亿美元。去年上市企业的并购金额为355亿元,而三大并购交易金额为100亿元。仅碧桂园一项服务就达到205亿元,占全行业总营业额的近六成。
上述收并购推动碧桂园服务的规模大幅增长,碧桂园服务除三供一业以外的合同管理面积和在管面积分别达到14.4亿和7.7亿平米,同比增长分别为75%和97%,也使得公司运营赛道扩展到商业写字楼、商业运营等多个新领域。
大量并购给碧桂园服务带来的业绩增长是显而易见的。2021年,碧桂园服务收入约288.43亿元,同比增长约84.9%。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约56.4%。可以看出,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并购带动的赛道面积和服务品类的增加。a和外包。
从主营业务来看,碧桂园服务分为四个部分,即物业管理相关服务、三供一业服务、城市服务和商业运营服务。期内应收账款分别为199.31亿元、37.29亿元、45.29亿元和28.8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5%、38%、412%和85%。
来自第三方(包括“三通一业”)的就去年业务亮点来看,第一个是去年第三方外拓面积占比明显上升。碧桂园服务面积贡献实现了两项指标的一半以上,即来自第三方的合同管理面积占比57%;来自第三方的收费管理面积占比从去年的27.4%上升到59%。
碧桂园服务积极加强第三方外拓,有利于摆脱对母公司的依赖。李长江还强调了碧桂园服务和地产公司碧桂园的独立性,“我们和碧桂园在股权架构上是独立的,管理班子是独立的,运营是独立的,财务上是独立的,激励体系也是独立的。”
第二个业务亮点,主要是社区增值服务的营收同比增长92.2%,占公司总收入比例上升至11.5%。社区增值服务包括六大业务,分别是家居服务、家装服务、社区媒体服务、本地生活服务、房产经纪服务、车位服务。其中,2021年社区媒体服务收入较2020年增长179.1%至9.78亿元;本地生活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7.1%至11.05亿元。
“去年公司重塑了社区增值服务产品,尤其是家装、本地、生活、房产经纪、家政服务。公司升级产品线,打造‘楼下’系列,成为社区生活服务的2.0版本。”碧桂园服务首席财务官黄鹏表示:“2021年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至60.5%,受结构变化影响保持在较高水平。”
另一方面,在第三个业务亮点,可以看出城市服务业务的营收增长较快,高达412%。,该业务的毛利率由去年的32.5%下降14.9个百分点至约17.6%,主要是由于毛利率较低的新发展业务今年实现年度合并,相关收入比重上升,以及政府在此期间取消企业社保减免
同样在去年如日中天的碧桂园服务,已经改变了对并购的看法。
并购提升商誉,增加应收账款。
认为,“无论物业市场行情怎么变化,所有企业在进行收并购的时候,一定是强调标的物的质量,包括所处区位、平均管理费的单价、团队能力、业务开展情况和大股东的性格等等,都是可以作为评判的标准。”具体来看,去年碧桂园服务累计投入巨资对包括蓝光嘉宝、富力物业、彩生活服务旗下邻里乐控股等大型物业公司进行收并购。
其中包括,去年6月收购蓝光嘉宝服务94.62%股权,现金代价72.25亿元;去年10月收购彩生活核心资产邻里乐100%股权,现金代价33亿元;同样在去年10月份,收购原富力物业旗下富良环球100%股权,支付现金代价50亿元,尚有50亿元待后续支付。
此外,集团还向第三方收购其他数家物业管理公司、媒体公司及一家物业代理公司,固定现金代价总额38.53亿元,或有现金代价不超过15.28亿元。
不算上今年2月份对中梁百悦的收购,碧桂园服务仅上述收购形成的商誉高达149.32亿元。
财报指出,149.32亿元商誉已经分配至收购公司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乃根据使用价值计算方法厘定,现金流量预测期为5年,并公布了进行商誉减值测试的各项主要假设:包括预测期间收入增长率为3.0%–28.0%,预测期间毛利率为24.7%–55.3%等,经管理层评估,截至去年年底,不需要进行计提减值拨备。
不过,因为收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已经发生了摊销,被收并购企业的合同及客户关系、品牌、软件、保险经纪关系等被录为除商誉外的无形资产,过去一年无形资产摊销5.46亿元,占净利润比重为12.6%。
收并购亦推升贸易及其他应收款。截至2021年底,公司贸易应收款余额103 亿元,较上年的42亿大幅增加。
中金公司的研报分析指出,“估计应收款其中来自碧桂园服务原体系的部分不足30 亿元、来自关联方的应收款不足10 亿元,其余部分主要来自收并购公司并表,例如来自两家被收并购的原开发商旗下物企的账款分别为11~13 亿元。”
中信证券也指出,碧桂园服务2021 年底应收款从年初52亿大幅增长到156亿元,尽管其中有并购等原因,但也显示出公司未来加大收缴工作任重道远。由于这部分应收款中大多数是针对小业主的应收,且公司已经充分计提,形成明显超预期坏账的可能性并不大。
无论从公司组织内部而言,还是外部融资条件来看,在去年管理面积大幅增加近一倍的情况下,公司加强投后整合提效已经显得十分必要。
聚焦投后管理和内部深度整合
据黄鹏表示,碧桂园服务在通过并购的经验上,逐步积累形成了从投前到投后的完整体系,“投后的人才队伍在投前阶段的时候就介入,并且一直参与到项目之中,中间协调各方面的管理,对问题持续承责、持续把握。”
据了解,碧桂园服务的投后管理部门会进行投后管理规模化和标准化,包括融合培训标准化、评估机制标准化。
具体来看,投后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是直管,包括而不限于公司治理、交易执行和价值评估、财务审计、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第二是协管,在股权公司接管后的交割期、融合器,为直管部门提供投后专业支持;第三是监管,代表集团总部对股权公司进行定期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
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副总裁、分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郭战军表示,“整个碧桂园服务体系在收并购公司管理方面,秉持着融合发展,包容成长的理念。在人才队伍方面是积极保留和发展收并购公司的原有的员工团队,公司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业务方面的融合,团队方面的融合以及文化的融合。”
典型案例如北京盛世物业,自2017年与碧桂园服务合作至今,利润规模提升至4倍,社区增值服务利润贡献占比提升至30%。公司初步搭建起现代化管理体系,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将收缴率提升15%至92%,因地制宜推动多元业务,如房屋经纪、车位销售等。
郭战军表示,对赌期内的公司,一般在收并购一年内,按照平稳融合为主,接管一个月内会完成核心管理团队到总部的交流和学习,两个月内要完成整体管理体系的培训,三个月内要完成接管公司的总部平台职能负责人到总部轮岗,6个月内完成信息化系统的全面融合。
对赌期之后,会按照深化融合一体化管理的导向去进行评估,尤其是对于具备条件的收并购公司进行深度的整合,提升收并购公司的组织效能。
最后,李长江表示,“融合是循序渐进的,我们从团队配置、管理流程、管理结构、工作要求,都会因为时间段不同而改变。”但是,他也提出,所有股权公司的合作以及融入,都需要逐步过渡到以业绩为大的文化中来,也就是说,需要通过竞争、业绩去证明自己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