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平稳运行四个多月来,投资者数量增至近500万。公募基金积极入市,交易活跃。北交所理事长徐明在第26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将完善各有侧重、多重机制的交易制度,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估值定价能力。
业内期待北交所尽快引入做市商机制和混合交易制度。“引入做市商机制,实施混合交易制度,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北交所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提升市场活跃度,吸引更多优质资金入市,提高中小盘股票的流动性,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和资本的集聚效应。”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表示,相关交易规则和配套制度完善后,有望引入做市商机制。
混合交易制度
更适合中小市值股票
北交所自开市以来,整体年化换手率近440%,符合中小盘股票的流动性特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北交所的定位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而混合交易制度更适合中小盘股票。机构投资者作为做市商进行交易,有助于中小盘股票的估值和定价,可以更好地实现北交所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银泰证券股份转让业务部总经理张科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北交所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较小,主流机构配置北交所股份的动力不足。同时,北交所脱胎于新三板,但券商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做市部门在二级市场交易中仍然存在买入约束。
“目前北交所市场缺乏中长期资金。”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余韶对记者表示,引入做市商机制,实行混合交易制度,有助于提高报价效率和市场化程度。
“新三板实行做市商制度,北交所是从新三板的精选层翻译过来的,所以北交所引入做市商机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告诉记者,一方面,北交所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从新三板翻译过来的,对做市商交易模式比较熟悉;另一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大多数发起人都有做市商资格。
周运南表示,北交所市场引入做市商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开盘价集合竞价交易连续盘中竞价交易盘中做市交易”的混合交易制度,这也是北交所成立之初设计的一项基本制度。
新三板“试验田”
有重大借鉴意义
新三板市场实行做市商制度多年。2014年8月,新三板正式实施做市商制度,成为国内资本市场首次将做市商机制引入股票交易的实践。从实践角度看,新三板实施做市商制度的经验对北交所交易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全国股转系统从事做市业务的做市商共有69家,平均每只做市股票有5家做市商。总体而言,与集合竞价模式相比,做市商交易模式在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强定价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为将做市商机制引入北交所,需要进一步优化技术体系、交易规则、监督机制、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同时,要加强做市商的信息披露,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张立超说。
周运南也认为,在北交所引入做市商机制的过程中,还需要防范做市商利益输送、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要防止部分做市商助涨助跌,加剧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