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动能源转型升级成为实现碳双增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2019年,中国碳排放总量为113亿吨,能源部门为98亿吨,占全国总量的87%。其中,电力行业排放42亿吨碳,占全国总量的37%。因此,要实现“双碳”的战略目标,电力行业的任务最重,责任最大,将承担主要作用。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电力体系,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型电力系统承载着在全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以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新能源最大化消纳为主要任务,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的基本特征。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CEO严提出了加强新型电力系统与网络安全同步规划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健康发展的提案。
根据颜的研究,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风险明显不同,安全风险增加,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能源消耗到生态环保,引入新的安全风险。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错峰限电风险加大,交流/DC混合电网、微电网等新型电网结构深度耦合,“双高”“双峰”特征突出,系统风险、设施设备运维风险、网络安全威胁急剧增加。
二是从封闭的专用系统向开放的兼容系统引入新的安全风险。随着电力生产网络与信息系统的逐步融合,安全边界向末端延伸,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深度应用,新型电力系统因开放而带来的安全风险持续上升。
三是从行业内部运行向社会外部扩展引入新的安全风险。随着大量新型清洁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源-网-充-储”的能量交互新形式不断涌现,系统连通程度和数据聚合程度更高,网络攻击、数据篡改和泄露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新的电力系统不再是单一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互联网络,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风险。电力基础设施是国家重点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之间的博弈在平时和战时往往以电网设施为首要对抗目标,因此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为此,颜委员建议,从国家整体安全的角度看待能源安全,将传统的电力安全顾虑转变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电力系统整体安全,树立新电力系统新安全观,科学有序地强化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统筹协调,加强新电力系统开发与保障同步规划建设。协调电力部门、网络信息安全部门、创新型企业和ot
第二,交叉整合,制定新的电力系统标准和技术研发。针对新电力系统的新技术研发、风险控制、网络管理、数据安全等方面,需要电力、网络、安全、数据等跨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开展创新工作,建立与系统兼容、可持续更新的新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工程标准体系,基于新的应用场景开展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应用改进和完善。
第三,开放连接,努力提高新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面对日益开放的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环境,发挥各方比较优势,凝聚成优质的安全保障能力,在预防预测、保护、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打通产品、服务、人员、流程的关节。通过一体化安全运营模式,整合各种社会优势,在实攻实防的环境下,不断提升新动力系统的网络和数据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