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再次谈及对ARM的收购,表达了对收购的充分信心。
黄仁勋的声明再次吸引了业界对这起天价收购案的关注。由于ARM特殊的市场地位,这次收购对于英威达来说注定是不成功的。
占据全球市场的90%
在芯片研发领域;d和设计,英特尔,高通,苹果等。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受益于不断增长的芯片需求,芯片设计厂商赚了不少钱。
然而,高通和苹果等巨头也面临“瓶颈”问题,即芯片的指令集架构。所谓指令集架构,就是芯片设计的原始“图纸”。
ARM将这种“绘图”授权给全球各种规模的芯片设计师,他们可以在ARM架构的基础上设计芯片。
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中,ARM以低功耗成功超越英特尔,占据全球手机芯片市场90%的份额。
到目前为止,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已经接近2000亿颗。这样的影响力无疑是英伟达想要收购ARM的主要原因。
收购曲折
2017年至2019年,ARM营收保持在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0亿元)。虽然营收规模“貌不惊人”,但ARM从来不缺少资本的青睐。
2016年,软银集团斥资320亿美元收购ARM。或许是因为对ARM的营收表现不满,孙正义在2020年再次转手出售ARM,而这次的买家是英伟达。
要知道,英伟达本身就是芯片巨头,尤其是在GPU市场,英伟达是主要的话语权。一旦收购达成,英伟达无疑将成为强强联合的“巨无霸”。
而且更重要的是,收购完成后,ARM能否保持中立,成为了业内存疑的问题。毕竟,一旦英伟达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高通、苹果和其他许多行业巨头都将受到影响。
因此,这一400亿美元的收购案引起了英美等国的关注,各国反垄断机构开始对该收购案进行审查。
虽然黄仁勋对此一直持乐观态度,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场“世纪收购”不会像英伟达想象的那么顺利。
不过,ARM似乎并没有受到此次收购的影响。5月25日,ARM新发布三CPU三GPU设计,可应用于笔记本、手机、智能硬件等产品。
目前英伟达收购ARM的事情还没有正式尘埃落定,但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最终结果如何,ARM架构的领先优势都不会改变,像英特尔这样的竞争对手要想后来居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