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越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中信证券800亿委托私募规模破纪录,量化私募作为吸引黄金的武器
2020年无疑是私募基金快速发展的黄金年份。截至11月底,私募基金的总规模已接近16万亿大关,这也导致券商、银行等代销产品的规模大幅增加。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今年近800亿元私募产品销售背后更重要的驱动力可能来自增长显著的量化私募。
12月30日,据媒体报道,中信证券今年售出近800亿元私募产品,拥有1000多亿元,创下券商行业销售私募产品的历史纪录。银河证券当年突破300亿元,留存规模约500亿元。光大证券今年大幅提高了私募股权产品的销售规模。
在创纪录的高经纪销售额背后,除了2020年私募基金的爆炸性增长,更为重要的是2020年量化私募的规模扩张。
截至11月底,国内量化投资策略成交额达194万亿元,仅次于2015年。其中,量化百亿私募的数量攀升至10家。
而事实上,不少券商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前关注到量化私募市场的机会并进行了提前布局。
此次拿下券商渠道代销“一哥”的中信证券代销的私募基金中不乏来自灵均投资、宁波幻方量化、明汯投资等头部量化私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银行仍然是代销基金的主力军,但随着近两年银行净值的转型、财务收益的持续下降以及代销基金的不断踩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资产转向券商。据悉,中信证券在部分私募产品的销售上甚至超过了“零售之王”招商银行。
量化产品成券商代销私募规模新增长点
今年的结构性行情催生了证券私募的规模大爆发,而量化私募的规模亦扩张格外显眼,轮番霸占月度证券私募备案数量的头把交椅。
7月,上海水影投资(Shanghai Investment)在一个月内推出了39款新产品,粉碎了高仪资产等知名长期策略的数百亿次私募,被评为当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备案王”。8月,上海水影投资通过推出32款新产品,赢得月度私募“创纪录之王”。
随后,9月,宁波凌俊投资连续两个月接过上海水影投资的称号,以每月备案40种产品排名第一。
此外,宁波魔方量化、广州轩辕投资、上海严复投资也紧随其后。10月,宁波凌俊投资又一次以每月52个新产品的备案引领证券私募,11月,宁波凌俊投资又备案54个产品,继续独领风骚。
而据中信证券官网数据,在所有代销的金融产品中,中信证券代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最多,其中量化产品占总私募产品10%左右,且不乏代销近期拿下私募备案冠军头衔的灵均投资旗下产品。
具体来看,其目前销售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有明汯投资、灵均投资、九坤投资、幻化量化和鸣石投资5家百亿量化私募共合作51只产品。其中与明汯投资合作最多,合作代销其24只产品,其次是九坤投资和灵均投资,分别代销其10和9只产品。
这些量化私募每年有100-300次的换手率,也就是100亿规模的量化私募,年交易额可以达到1万亿-3万亿。如此高的换手率,对于券商来说,是源源不断的费用。
此外,私募还有认购费、代理费和最重要的部分业绩提成。可见,量化私募的兴起为券商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也是所有券商关注的原因。
而事实上,不少券商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前关注到量化私募市场的机会并进行了提前布局。
比如中信证券自主开发的“中信证券量化交易平台”,专门通过市场信息或申报的API接口为高频交易服务,近几年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万亿元。同样,平安证券、中泰证券、华泰证券等。近年来,通过升级快速高频交易接口或切换产品架构级别,不断增加对量化交易平台的投资。
赶超银行背后:银行代销“踩雷”不断,投资者调转资金
一直以来,银行是基金代销的重要渠道,销售能力也显著强于券商,私银渠道则是私募基金很大程度上的流量入口。
截至12月15日,全国共有基金销售机构461家,其中银行渠道数量最多的达到156家,其次是券商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分别为123家和108家。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基金代销业务蓬勃发展同时,商业银行因基金代销业务而发生的纠纷频现。过去两年间,全国多地证监局对至少5家银行开出“罚单”,均与基金销售有关。
2019年8月,广发银行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均因基金销售和托管业务出现问题,被广东证监局责令采取整改监管措施。2018年8月至12月,长春农村商业银行、汉口银行、无锡银行均采取了相关监管措施。
十二月
此外,随着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不断降低和净资产的转化,银行纷纷设立理财子公司。但该行理财子公司与私募的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困难重重。
一方面,金融子公司有能力投资债券,难以进行债券私募。另一方面,对于今年上升的量化私募,金融子公司要有严格的渗透风险管理,包括系统、托管、数据、风险控制等要求,很难直接与量化私募对接或接入配套服务。
对比之下,为满足投资者日益丰富的投资理财需求,券商早就发力财富管理转型,而伴随着近两年经纪业务的同质化,各头部券商不乏转向代销,与基金公司的合作也日益顺畅。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资产转向券商。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度金融产品收入排名,中信证券以8.3亿元遥遥领先。其次是CICC、国信证券、兴业证券、GF证券、银河证券,销售收入分别为3.4亿元、2.1亿元、2亿元、1.95亿元、1.8亿元。
中信证券作为主券商,从2011年开始向财富管理转型,代销私募产品是其努力的方向。深圳深业商城营业部成立数年,私募客户资产已超过40亿元,占客户总资产的60%以上,营业部交易量快速上升。
同时,今年上半年,银河证券销售的私募产品销量较2019年增长约46%。
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券商代销的私募产品托管、交易几乎都放在券商名下,早期布局私募业务的头部券商已经完成了跑马圈地的任务。
整体来看,券商渠道和银行渠道的代销差距在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