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提到,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1月31日,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
实际上,之前已经有三个地方进行过大额现金管理制度的试点,它们分别是深圳的个人限额是30万,浙江是20万,而河北则是10万。
说实在,看到个人取现超5万要登记让人最大的感觉是这件事情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会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件事其中的逻辑又在什么地方?
首先,我们要明白,对于任何一个较为完善的经济体,在进行金融消费或者金融交易的过程之中,这种明确资金流向的过程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经济体越是发达,那么经济体的监管层比如说中央银行就越需要掌握整个经济的流向和动向,避免出现对经济了解失控的状态,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国家就越有必要了解整个金融经济的动向,所以我们看到在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对于取现或者说对于这种现金交易的控制都是非常多的,这是因为相比于其他的银行卡,或者说移动支付交易来说,现金交易往往很难受到控制,也比较容易被用于一些非法的用途,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现金交易在任何一个完善的经济体之中都是相对而言比较困难的,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国要想对金融有更加完善的掌控,加强对现金交易的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其次,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这种交易的管理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这是因为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而言,大家日常生活中用到现金的地方其实是非常少的,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很有可能一年或者说更长的时间都不一定会用到现金,移动支付已经非常普及,大家的日常生活已经变得非常方便快捷,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也就基本上很少能用到现金了,特别是用到大额现金交易的情况是少之又少,所以国家出台的这个现金交易登记的政策,实际上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几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
第三,这种国家要求你取现金的时候进行登记,实际上并不是说你就不能取现金了,只要你合理地向国家时告知你取现金的用途,比如说你家里有什么婚丧嫁娶的一些喜事,有一些特殊的安排,需要大量的使用现金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合法的告知其现金的用途,只要进行明确的登记就可以取得现金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并不是说登记了就会影响你的日常曲线,你只要是正常的使用用途,实际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