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消费品价格上涨2.9%,服务价格上涨1.5%。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平均上涨0.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记者注意到,11月CPI同比增长2.3%不仅达到今年最高值,也是今年首次超过2%。
同期发布的11月份,工业生产者PPI同比上涨12.9%,增速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虽然PPI同比涨幅仍处于高位运行区间,但也是今年6月以来涨幅首次收窄。
核心CPI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反映物价的关键指标CPI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区间。今年1、2月份,由于基数等因素,甚至出现了同比负增长。
但今年10月份以后,CPI同比涨幅呈现明显上升态势:10月份CPI同比上涨1.5%,较9月份上涨0.8个百分点;11月份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10月份高0.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解释,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0.8个百分点。同比增幅扩大较多,除本月新增涨价外,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
具体来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2.4%转为同比上涨1.6%,影响CPI涨幅约0.3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5%,较上月上涨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04个百分点。
但记者注意到,11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增速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目前价格上涨仍处于可控阶段。
对于CPI未来走势,郭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薇对记者进行了分析,发现下一阶段CPI变化主要集中在生猪价格、服务价格、成本端压力等因素的走势上。今年通胀相对较低,主要是生猪价格和服务价格的拖累。
在生猪产能清仓缓慢的情况下,当前猪价更多的是季节性上涨,而近期疫情对线下活动的周期性干扰依然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有显著传导作用,已逐步传导至日用品等大众消费品,部分加工食品和日用品近期涨幅较大。
煤炭开采等行业价格由涨转跌。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还显示,2021年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9%,与上月持平。1-11月,工业生产者平均出厂价较去年同期上涨7.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结合历史数据可以发现,11月PPI同比涨幅仍处于高位运行区间,但下半年涨幅首次收窄。
董结合数据分析,11月,随着保供稳价政策的日益落实,煤炭、金属等能源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初步得到遏制,PPI小幅上涨。
从环比来看,生产者价格指数从上月的2.5%变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3%至下跌0.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
不过,有专家表示,根据11月PPI数据,虽然上游价格有所回落,但部分中下游价格涨幅正在扩大。
据赵薇记者分析,在各类PPI环比数据中,生产资料环比涨幅由升转降,但生活资料环比涨幅却上升了0.3个百分点至0.4%。除耐用消费品外,食品、服装和一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均大幅上涨。这也说明原材料价格向中下游的传导仍在进行,纺织服装、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等行业的环比涨幅仍在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