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养老金缺口大,养老信托需要降低门槛
12月24日晚,由腾讯新闻、腾讯财经、史茹金融研究院独家合作的直播节目《老友记》第七期开播。直播中,史茹金融研究所所长、经济师关庆友与大成基金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姚玉栋在线直播讨论《未富先老,谁来养老?》。
据中新社10月23日报道,民政部透露,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由轻度老龄化向中度老龄化转变。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接近12.6%,老龄化速度超过美国和欧洲。“先老后富”现象突出。
中国养老金缺口有多大?从国际经验来看,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下庞大的养老需求?养老金理财产品如何改进设计?人口老龄化下有哪些投资机会?
针对这些质疑,两位专家在直播中从养老金缺口的大小,到养老金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对完善养老金制度的措施和养老金一体化产品的设计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探讨。
策划|蔡
以下为直播实录(精简):
我们低估了养老体系的复杂性
关庆友:中国的养老体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制度。从我们的研究计算来看,我国的养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对我们有多大影响?
姚玉东: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作为一名经济工作者,我认为整个社会都低估了养老金制度的复杂性和制度设计的协同性,以至于我们今天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
差距怎么算?比如基本养老的第一支柱就是现收现付,现在工作的人给退休的人养老。现在第一支柱不确定。因为,第一,活多久是不确定的;第二,替代率不确定。更替率很重要,变数很多,就是老年人的数量。
现在不同学者说,2030年养老金缺口约4万亿,2050年约6万亿。不同的计算结果是不同的。总的来说,这个差距还是挺大的,挺神奇的。因为我们的长期经济增长相对谨慎乐观,至少在2050年左右可以保持3%的增长率。到2035年,估计会有4.5%左右的增长率,比其他的好,应该没有差距。如果有差距,一定做不好。
关庆友:第一根支柱做不好,说明整个养老体系的分配其实做得不好。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还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就能把可预见的新财富带到今天,应该不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姚玉东:这不是问题。养老金做好了,资本市场长期就好了。随着长期资金进入,我们的企业将更加创新,中国经济将更好地增长,更多的养老金将赚钱。因此,养老金将决定我们未来的长期增长。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在我看来,做好养老是阿基米德策动中国经济的支点。
关庆友:我觉得有两个问题。第一,如果考虑到目前对各种差距的估计,这是否意味着在未来五年,即“十四五”期间,几乎可以肯定我们将延长退休年龄。
姚玉东:一定要做,但是差距太大。
养老金第三支柱决定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前途
关庆友:目前一些省份马上面临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比如东北一些地方,未来几年可能会面临所谓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如果出现这个问题,怎么办?其他省份动员养老支持本省?或者通过什么手段?
姚玉栋:十九届五中全会说是国家总体规划,国外也是国家总体规划。
以国家统筹的形式保证所有人过上基本生活,是义务,也是底线。不管哪个省有钱,都是次要的,包括以后逐渐丰富的国有资产。
关庆友:目前地方社保只有20%由国家社保管理,其余80%由地方社保管理。这个比例需要调整吗?
姚玉东:原则上,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当地社保。不要总是低估理财的责任和专业性。社保证挺好的,回报率也很好,那为什么还要找专业的机构来管理资金,用不同的方式投入资本市场,促使我们整个企业融资,股权融资更好,中国经济更有弹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然而,整个社会低估了养老体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及其对协同性的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第三个支柱,它可能决定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未来。
养老信托要标准化转型,降低门槛面向老百姓
关庆友:你觉得我们有必要学习美国的做法,就是每个人都要为个人养老金建一个账户,个人积累吗?但是从购买产品的角度来说,有一些限制和要求。比如说,钱是60岁以后才能用的。你认为在“十四五”期间有可能实现这一点吗?
姚玉东:一定要推开。2018年5月,我们启动了个人递延所得税和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项目。最近听说要扩大,监管部门也在努力将养老信托作为特殊账户对待。引入信托、公募基金、保险、理财,多种产品、多种策略相结合。
关庆友:金融监管部门要引导银行理财和信托稳健转型,建立完善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但现在从这些养老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来看,确实不容乐观,市场也相对冷淡。你认为现在如何打开养老信托市场?
姚玉东:有一个极端的衡量标准,养老信托不能只给高净值的人。引进新方法把门槛降低到1000元没问题。不能说是信托。100万和1000万家庭信托的门槛太高了。捐赠信托需要特殊事务,并动员信托业。他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才能。现在让它规范化改造,门槛迅速降低,投资安全,收益好,适合大众。
养老产品一定要安全第一,兼顾收益性
关庆友:长期以来,养老问题和计划生育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姚玉东:我们错过了很多黄金时段,不要错过养老。希望在“十四五”期间,打下第三根支柱的雏形。要做好养老第三支柱,必须知道世界上养老第三支柱比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更成功,因为第三支柱在个人账户中,可以作为遗产在未来传承下去。
关庆友: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除了养老信托之外,如何提供一些更适合老年人的金融产品?
姚玉东:这个事情不好说,也是我们从事养老第三支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无论是新机构还是未来的新平台,这些产品都必须通过平台进行选择,安全性必须是第一位的,然后还要考虑盈利性。
关庆友:你觉得这个机构应该是官方机构还是民间机构?
姚玉东:应该是官方机构。他选择养老的钱,但在投资上要给一点自主权。个人账户第三支柱一定要特别符合中国的优势,把门槛降得很低,安全第一,追求相对高的回报。
未来养老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主,养老院为辅
关庆友:60岁以上老人估计有2.5亿,将达到3亿
姚玉东:这个问题涉及到养老这个行业。终极养老金是公益事业,不要试图追求高额利润。希望能和第三个支柱结合,养老保险和养老信托的发展。让信托行业有动力支持养老地产和养老院建设。
关庆友:2017年以来,强有力的金融监管间接影响了房地产。今年房地产行业遇到了所谓三条红线的严格管理。你认为养老地产未来有很好的投资价值吗?有人愿意进入这个行业,直接做养老地产。有些人愿意成为养老地产的所谓投资人和股东,或者作为基金直接投资这个行业。有些其实涉及到我们金融机构的一些产品,标的资产可能是养老地产。
姚玉东:至少长期来说是个好机会。我们需要动员全社会发展养老产业,包括养老地产。养老院不够,社区养老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包括居家养老和旅游养老。
关庆友:这关系到养老地产未来是否有重要的投资价值前景。预测未来中国人养老方式是以居家为主,还是以社区为主,还是以养老院为主,哪种形式?
姚玉东:95%的老人仍然在社区和家里照顾老人,5%的收入略高,或者身体上不能自理,或者孩子不在身边,可能是养老院。按照概念,5%已经很大了,还有年龄阶段。比如80岁之前,身体很健康,不需要去养老院。立足国情,上海95%的经验是社区养老。
电子产品方面,未来每个家庭都会有摄像头,随时上传号码的监控设施,智能机器人,可以帮助老人智能养老,预防突发事件。未来医疗保健相结合,医院之间的距离会更近,然后健身活动的场所也会更多。
关庆友:其实未来将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主,养老院为辅。同时养老行业本身也要数字化升级,养老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
让我总结一下今天的要点:
第一,养老金缺口很难弥补,和我们的养老金缺口差别很大。
其次,建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围绕第三大支柱——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也希望在“十四五”期间尽快达成共识,搁置一边。
第三,如何改进养老金融产品的设计,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养老信托,信托应该逐步转向普惠,而不是服务高净值群体。特别是提到养老信托的税收优惠,包括个人养老金的税收延期。建议不要延期,直接扣款,对养老金制度建设意义重大。
第四,在投资机会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很多投资机会,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工业领域,仍然有很多医疗、保险、医疗、养老地产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