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大超市巨头只剩下一棵独苗,无法避免的超市都歇业了。原因是什么
当那些外国超级巨头退出中国市场时,很多人会责怪外国超级巨头没有最初的政策优势,不能适应当地的国情,没有水土不服。但是,盘点近几年的本土超市巨头,我们可以发现,本土超市也陷入了关店潮,那么超市不断关门真的只是因为电商吗?
超市深陷关闭商店的泥潭
首先是国外超市巨头的退出。所谓的世界知名超市巨头沃尔玛,即使深耕中国市场多年,也不会从2019年开始一直关店。曾经卖身的麦德龙超市和家乐福,曾经是三大跨国超市巨头,现在却只有沃尔玛在坚持。
其次,当地超市巨头也没有逃过关店潮。比如曾经有一个老牌巨头享受了所有人,刚摘下帽子,就爆出了关闭多年老店的消息。仅2021年上半年,就关闭了19家门店,占门店总数的10%以上。
比如在华润万家,2016年关闭了数百家连锁店,全国的联华超市也关闭了数百家门店。即使是如今的本土商界领袖,永辉超市也未能避免去年的关店潮。在2019年至2020年4月的一年中,数百家商店关闭。
超市为什么逃不出关门潮?
曾经,我们把超市视为实体经济的代表,而电商站在了对立面。第一,实体受到冲击,电商公司不得不拉出来批评。
但是,从如今的超市巨头来看,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线上业务,有些超市巨头的线上业务发展得还不错,那么是否可以说只是电商呢?这只是昀曾经说过的话,实体不好但你不好,别人还是做得好。
那么,超市陷入关店潮的原因在哪里?
首先,总会有同行竞争。虽然前三大跨国超市巨头只剩下一棵独苗,一些老超市也在离开市场,但超市巨头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电子商务时代,随着价格的透明化,超市内卷化也愈演愈烈。
其次,小店经济的兴起。习惯了资本巨头的杀戮之后,与大超市相比,资本关注的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店经济。
无论是便利店还是情侣店都成为了竞争的对象,规模小、成本低、客流量可观,这些都是小店经济的优势。
比如,即使不断被处罚,他们依然在社区里抢着买,也就是以各种小商店为主要载体,可以快速传播市场。
除此之外,还有新鲜的电商,不断爆雷,玩家却不断前行。社区团购将尚超巨头的业务具体化后,生鲜电商的兴起可以弥补小卖部与尚超巨头的业务差距。
同时,再加上资本狂热的助推,各种烧钱补贴的扩大,自然给超市巨头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跟上节奏就好,跟不上转型速度就只能淘汰。
所以,其实超市巨头的关门潮与其说是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如说是其对时代发展变革的适应速度是其长期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