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省统计局发布2020年经济发展亮点和2021年展望
2月8日,省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江苏经济发展亮点和2021年展望。新华日报互通记者发现,无论是从全省区域合作和全省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角度,还是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技术创新变化和内需市场加速复苏的角度,宏观“亮色”下都不乏“最亮眼的因素”。同时,他们在2021年和“十四五”期间孕育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江苏已成为“GDP万亿城市”最多的省份
根据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提供的数据,2020年,全省(地区)GDP将达到10.2719万亿元,江苏将成为全国第二个GDP超过10万亿元的省份。“10万亿元的规模表明,江苏的经济规模已经大致相当于加拿大、俄罗斯和韩国。”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意味着江苏的经济总量超过了世界90%以上的国家。同时,2020年“预计人均GDP达到12.5万元”的成就,也使江苏自2009年以来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人均GDP第一,进一步巩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
江苏经济不仅总量大,而且区域发展齐头并进,成为“亮点中的亮点”——
到2020年,全省13个区市GDP将达到3000多亿元,全部进入全国GDP百强城市行列。其中9个城市超过5000亿元,4个城市超过1万亿元,1个城市超过2万亿元。“站在一起的局面也让江苏成为全国GDP万亿城市’最多的省份。”上述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负责人说。
过去一年,南通成为继苏州、南京、无锡之后的“万亿俱乐部”城市之一。可以说,这直接关系到南通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上海深度对接、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布局优化、城市格局拓宽等国家战略机遇。
常州和徐州不可小觑。常州和徐州作为工业制造业大城市,2020年的GDP已经提高到7000多亿元,堪称引领江苏下一波经济增长的“奇兵”。此外,扬州和淮安的GDP分别跃升至6000亿元和4000亿元的新水平,镇江、宿迁、台州、盐城和连云港的年增长率反弹至3%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实际上已经成为各城市经济规模分布最均衡的省份之一,其后续动能也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过程中加速。
复苏显而易见。工业增加值增速从-7.8%回升至12.2%
在过去的一年里,江苏的工业发展引人注目。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制造业大省江苏2020年的工业绩效更加立体。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反映工业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窗口。
从能源生产构成来看,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中,风电、核电、太阳能和分布式发电的总比例达到82.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发电比上年增长10.4%,占工业调节发电的近15%。从能源生产和消费规模来看,2020年全省发电量将为507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稳步上升的发电量反映了这一点
鉴于主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其他需求方的拉动,2020年全省制造业综合能耗也将实现正增长,其中钢铁行业尤为引人注目。同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全年生产形势良好,行业能耗需求快速反弹,也为各大制造业省份经济复苏点燃了“第一把火”。
在疫情形势下,工业复苏为江苏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020年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8%、8%、8.4%和12.2%,就是最好的例子。
由于工业的复苏,经济发展的收益继续保持在33,354英镑
2020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5251.6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全国总量的13.4%,居全国首位。
2020年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比全国增速高4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研和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4%和14.7%,带动江苏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5.4个百分点。
到2020年底,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15.9%,快于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3个百分点,预示着各类产业主体贷款需求依旧强劲。
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约占1/3。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以工业为例,数量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26.9%的规上高企,实现规上工业38.3%的产值、50.0%的利润和68.7%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经济发展中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力量。”省统计局社科文统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述“亮点中的亮点”,在第二产业“根基更稳”,第三产业“贡献加码”、三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2.5%的宏观形势下,为江苏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增长动能。
当前风口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内驱强劲
“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是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全省“十四五”时期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提出的要求。
而进一步激活内需市场,又是撬动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放眼全国,已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成都、杭州和武汉等城市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落脚到江苏,虽然GDP排进全国地级市前十的南京与苏州也提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但是否仅有这两座城市适合开展相关研讨?这是江苏今年亟待破题的大事。
回看2020年江苏消费市场,可用“强”“稳”“优”来概括。
“强”——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86.1亿元,虽然同比下降1.6%,却依旧好于全国2.3个百分点。在降幅逐月缩减、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的背景下,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总规模的比重仍呈现出上扬态势:占比提升至9.5%,较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
“稳”——来自省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的数据显示了消费市场稳步回升的趋势。去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下降18.1%;其后,伴随各项政策举措逐渐落地生效、市场主体有序复工复产、居民消费需求稳步释放,仅到二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就大幅收窄至0.9%。在此基础上,下半年消费品市场回暖趋势进一步明朗,不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增速浮出水面,而且三、四季度还分别增长4.8%与7.4%。
“优”——多个城市同步发力的结构,再一次说明了对于一省而言,“头部”和“腰部”力量同等重要。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出三大突出亮点:首先,南京、常州、南通3个设区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纷纷浮出水面,实现正增长;其次,全省13个设区市累计增速较前三季度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徐州、南通、盐城、泰州增速提升显著,而作为全省唯一常住人口超千万的“消费大市”苏州,2020年四季度全市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则同比分别增长18.4%与8.3%,较三季度提升3.2个和2.1个百分点;此外,从限额以上零售额看,2020年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镇江与泰州等8座城市悉数实现正增长,意味着以城市为单位,具有规模优势的全省限上消费“回正面”已达到61.54%。
“消费回暖引领内需提振,是过去一年江苏在着力提升传统消费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加快向农村延伸的结果。”省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相关负责人解读。
放眼消费市场发展的广阔前景,不论“十四五”期间抑或眼下的2021年,深度挖潜离不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一重要抓手。客观上,我省经济体量位居“头部”和“腰部”的设区市众多,也为江苏获取“先手权”奠定了基础,加之省商务厅近期提出着力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重点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工程”的思路,可以预见,未来“消费”转变,将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看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