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注册容易,注销难!各种金融应用取消有障碍合理吗?
对App收集的个人信息的监管仍在进行。2月9日,记者注意到,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了第六批134款移动金融应用的备案名单。目前,App收集个人信息越来越规范。相比于非法收集用户信息,取消App账号的情况很少提及。
据记者进行的个人测试显示,在一些平台账户被注销时,对用户信息的验证仍有一些限制,有些甚至强调注销后不能再次注册使用。许多受访者认为平台限制用户二次注册不合理,侵犯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建议平台规范注销流程,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便利。
取消账户仍有层层障碍
自2019年底央行要求加强移动金融App管理以来,非法收集用户信息、过度报批、与第三方私分等问题一直是监管通报和整改的重点工作。随着整改进程的推进,“销户难”的问题解决了吗?带着这样的疑惑,2月9日,记者就金融领域各种App账号注销问题做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平台类别包括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小额信贷等特许机构,也包括多家互联网公司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据记者评价,仍有平台有取消限制。注册时只需填写手机账号和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取消时需要突破“关卡”。问题主要集中在用户身份信息的验证和销户的二次使用。
以新浪Staging App为例,由于新浪Staging App不设置用户“销户”独立入口,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新浪Staging客服询问销户事宜。新浪分期客服回应询问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进行认证。当记者今天提出“注册时只填写了手机号码,为什么注销需要身份证号码”时,新浪分期客服没有正面回答问题,也没有再次要求核实用户身份,只询问注销账户的原因。
随后,新浪分期客服今天告诉记者,客服已经帮忙取消了所有信息。稍后,单击“设置”-“退出帐户”,您将无法再次登录或注册。“根据平台规定,账户注销后,您将永远无法再次注册”。
某互联网平台金融部门客服要求提供身份证号、绑定银行卡后四位数字、所属银行等完整信息,经核实可以注销。客服强调,根据平台的规定,账户注销后,身份证信息将无法再次注册和使用其某项贷款产品,其他服务也不会受到影响。此外,记者通过平台独立的“销户”门户网站做了进一步尝试,该页面建议只有在相关支付账户被注销后,才能注销活期账户。
除了以上两个平台,微信闪贷App客服表示,需要进一步完成未完成的身份信息认证,才能操作注销,否则不完成,可以直接卸载;中国电信的Wing支付App新注册用户需要在24小时后注销;App账号注销流程相对简单,但注销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生效。
孙杨,金融技术总监
“一刀切”或侵犯用户自主权
事实上,随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不断加强,App账号的注销也是“规范”的。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020年3月,《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2020版,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并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与2017版相比,《规范》做了具体修改,包括销户难度。
《规范》明确表示,当信息主体请求销户时,个人信息控制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包括提供简单易操作的销户方式;如果需要进行身份验证,要求用户再次提供的个人信息类型不应超过注册、使用等服务环节收集的个人信息类型;对于销户过程中收集到的敏感个人信息,还应指定删除或匿名等后续措施。
对于金融账户的注销,《规范》中也有说明,如果产品或服务没有独立的账户系统,可以采取删除该产品或服务的账号以外的个人信息、切断账户系统与产品或服务的关联等措施来实现注销。
金融科技行业专家张坤表示,App的注销流程目前主要适用于《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和《规范》两条规定。前者要求平台在用户终止服务后停止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并提供注销服务。“相比《规范》的要求,如果注册时只用手机号,而注销时需要身份证号,那绝对不符合。”
记者注意到,对于用户注销后是否可以再次注册没有明确要求,但受访者一致认为,限制用户再次注册是不合理的。张坤指出,虽然没有相关的标准要求,但从合理性和友好性的角度限制用户注册是不合适的,意在“威胁”用户不要轻易注销。
认为,部分平台提出的“永久禁止”这一举措,涉嫌侵权强迫用户交易,侵犯其“自主决定不接受服务”的权利。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广林同样认为,平台为注销设置层层障碍,或在用户注销后再次注册设定条件,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新浪分期等平台进行了进一步了解,新浪分期方面则回应表示,平台限制手机号再次注销,是为了防止该手机号被二次投放使用后,新号主冒用前任信息申请贷款,谋求个人利益。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所使用的账户此前已经完成了实名认证,客服要求提供身份证信息是合理流程,但未在核验身份时说明信息用途等,属于其工作失误,后续会对此进行进一步规范。
针对这一情况,苏筱芮表示,当前大多数平台采用手机号登录形式,手机号作为流通资源,二次投放情况普遍存在,即便是平台与上一任号主的纠纷,也不应当影响到下一任号主的正常使用,封杀手机号的操作缺少依据,“即便是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平台更应该做的是提高自身风控能力,而不是‘一刀切’”。
注销流程有待完善
从参与测评平台的注册流程、《用户协议》与《隐私协议》设定等实际情况来看,金融类App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相较整改前完善了许多,此前一度为业界诟病的账号注销流程也精简了不少。多数平台在App内设置了“账户注销”入口,另有部分平台则需要通过联系人工客服才可以进行账号注销。
但按照《规范》具体细则,测评平台在账户注销这一环节均未“达标”。当前,多数测评平台在《隐私协议》中对于“账号注销”有所说明,但详细程度不一,仅有少部分平台详细说明用户注销账户后将对信息进行删除或匿名化处理,也仅有哈尔滨市元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任意花”App,对于账户注销单独设立了《任意花账户注销须知》。
此外,在测评中,包括还呗在内的多个平台客服,均在北京商报记者提出“账户注销”请求后表示,不想使用可直接卸载App,以便于后续重新下载使用。
而近年来,打着“账户注销”幌子的诈骗行为频发,账号注销也是用户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必要操作。苏筱芮表示,平台客服从自身角度出发,建议用户保留账户。但从用户角度出发,睡眠账户的存在,可能蕴含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的底层风险及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魏广林指出,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身份信息关联了大量个人隐私信息,个人信息如果提供给了非法平台或者平台未能尽到用户信息保护义务,则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另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2月5日,App治理工作组曾发文指出,App个人信息举报平台建立以来,共计收到举报信息33000余条,涉及6000余款App。其中,关于“无法注销”问题的举报数量排在第三位。同日,工信部组织召开的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座谈会上,也发布了《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并进一步透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正在起草中。
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监管红线持续收紧,但在注销账户方面进一步进行约束。苏筱芮认为,从各平台实际注销条件来看,当前在账户注销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更为细致的标准,说明整改还存在不彻底、不到位的情况,后续需要进一步提升与完善注销服务功能。张鲲建议,App治理工作小组在完成信息收集方面的治理后,接下来可以关注账户注销流程的治理和规范。
李亚认为,平台有义务为用户提供规范化注销流程,更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参照执行,为用户提供便利。孙扬进一步强调指出,各机构应该为用户提供显式的注销账户自主界面入口,减少注销步骤阻碍,同时要妥善保管收集到的用户信息。用户在遇到注销障碍时,若与平台沟通无果,可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勇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