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北证券1月PMI数据回顾:企业生产活动降温,关注2月超季节表现
1月份季节性效应和疫情扰动加强,导致制造业生产和需求两端景气度下降。参照春节在2月中旬左右的年份,如2018年、2016年、2015年、2013年,PMI指数一般从1月份开始下降,2月份最低,类似工业增加值的表现。逐项生产下降率往往大于订单,这与春节期间对生产的影响有关。今年1月,PMI指数也有所下降,但产量下降幅度小于订单下降幅度。
订单指数的下降速度高于生产指数,这与外部需求扩张放缓有关。比如圣诞季提前释放海外需求,疫情反复导致欧洲1月份生产活动放缓,美国财政刺激尚未落地,导致零售额疲软。反过来,这将导致海外对中间产品和下游消费品进口需求的阶段性放缓。随着海外疫苗接种进程的逐步推进,美国的财政刺激,以及全球总需求的扩大,国内出口和外贸活动仍有进一步的支持。
工业品涨价放缓,叠加成品库存反弹,指向企业被动积累的迹象。但需求弱于生产,也导致产成品库存的增加远大于原材料库存的增加,销售价格比原材料采购价格放缓更多。
中小企业PMI略有下降,小企业景气度逆势上升,但仍低于门槛。其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自去年2月以来首次跌破门槛,表明企业对商业前景仍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疫情扰动加强,居民线下消费活动放缓,导致生活服务业景气度跌破门槛。比如住宿、餐饮、交通、娱乐等生活行业的商业活动指数。显然是心理医生。从前三天春运高峰发送的旅客数量来看,比2020年同期下降了70%以上。
建筑业繁荣程度的下降,说明户外建筑活动已经进入淡季,这主要是受冬季低温天气和临近春节假期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预期指数大幅下降,未来三个月业务活动减少的企业比例有所上升。这与近期监管对房地产需求方扩张的约束有关,未来销售活动的放缓会削弱房地产投资的积极性。
2月份,PMI指数有望超季节性。核心原因在于当地过年的影响。今年春运高峰的返程客流远低于去年同期,使得2月份的实际工作日比往年更有可能。考虑到小企业尚未企稳复苏,线下服务业消费修复趋势因局部疫情爆发暂时中止,需求弱于生产的情况依然存在,说明目前货币政策不具备过快退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