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马晓河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主办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指出,严格防疫措施解除、政策发力以及地方“拼经济”的热情推动了中国经济开局向好,预计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或在4.6%左右,全年经济增速将明显好于去年,实现5%以上的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他表示,解封后,居民生活秩序恢复正常,补偿性消费和必要性消费推动消费需求回升。同时,解封还使物流畅通,堵点消除,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键节点被打通,供给侧被压抑的增长也很快释放出来。
“今年宏观政策的力度加大,动手也很快,对经济加快恢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货币政策看,总量上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结构上在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财政政策的重点是减税降费支持政策,着力纾解企业困难。”马晓河补充道。
不过,马晓河指出,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接下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是什么,如果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倘若外需增长乏力,内需不足,消费增长慢于投资增长,必然导致产能过剩。
他进一步表示,尽管今年以来消费增长在恢复,但尚未回到疫情前水平,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也在下降区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出口的贡献在上升,投资贡献在上升,唯独消费的贡献在下降。中国已经十分临近高收入国家门槛,这个过程中最大的经济结构变化就是消费占GDP的比重要上升,比重应占到65%以上。”他说。
马晓河建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经济发展要从投资拉动、出口导向往消费引领和创新驱动转变。投资方面主要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更多向民生和消费公共设施领域倾斜。
他强调,要把增加城乡居民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作为战略重点,以夯实消费基础。同时,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清除一些限制消费的规定。
“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可以直接给低收入者发放补贴、消费券等,从而促进消费。为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可以考虑调整个税起征点,由目前的5000元提高到8000元。”他说。
改善消费环境方面,马晓河特别提到,截至3月份,全国失信被执行人为800万人,大部分都是小微企业的破产企业法人,他们多为被动破产,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对他们实行“限高”,不许坐高铁、飞机,这既影响企业经营,也影响个人消费。
“他们变成 ‘失信者’,是我们的金融风险防范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只有通过完善体制机制解决问题,比如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担保金制度,设立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工具等,来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因此,这些人只需承担企业法人责任,不要影响他们个人和家庭的消费,建议取消对这部分人 ‘限高’。”马晓河说。
同时,他表示,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养老保险补助标准,完善紧急救助制度。他建议,把农村60岁以上老人享有的养老保险最低标准由目前的100多元提高一倍,另外,可以考虑给农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老农津贴,每月200元起步,之后可逐年增加。
除了上述建议,马晓河还表示,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增加减税降费的政策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化解风险,从而更好实现稳岗,比如,对于小微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在100万到300万元之间的,应免征一部分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