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备受外界关注的“周边村庄停车费”问题,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官网近日发布《东莞市村(社区)停车规范管理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在标准停车位方面,《意见稿》要求各村(社区)可根据《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的相关要求在内部道路上设置路内停车位作为补充停车资源,并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相应的停车管理服务。各村(社区)可根据基层自我管理的需要,通过在机动车出入口设置智能闸机进行围挡管理。但封闭式停车管理必须合理,依法符合要求,不得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用地、高速公路建筑物控制区、城市道路上设置违法牌,不能影响道路正常通行,保证安全、规范、有序。
在收费方面,《意见稿》要求各村(社区)要根据辖区内停车设施类型,根据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需要,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做好明码标价工作。各村(社区)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汽车保有量、停车位存量和村民(居民)收入水平等实际情况,向市发改局申请突破政府指导价。鼓励村(社区)制定不区分对象和标准的收费政策。收取的机动车停车服务费主要用于村(社区)停车管理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镇、街道(公园)的指导,定期对村(社区)停车收费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村(社区)停车服务收费的监管,依法查处不正当价格行为;农村部门要指导镇、街道(公园)集体收入的管理和使用,加强对村(社区)停车管理项目集体收入管理的监督。
《意见稿》还要求各村(社区)可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园管委会)的统筹指导下,自行管理或外包实施村(社区)停车管理。以外包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经营管理的,村(社区)必须按规定要求通过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吸引经营机构。运营期应综合考虑软硬件、人力资本投入、停车资源丰富度、收费标准等因素确定。原则上不应超过6年,且最长免租期不应超过3个月。
在停车位管理方面,《意见稿》规定,各村(社区)要根据停车规范管理需要和区域实际配备足够的停车服务管理人员。原则上每100个停车泊位至少配备一名停车助理,确保停车收费和管理服务并重,提升市民停车体验。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东莞“周边村庄停车费”问题被媒体曝光,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据公开报道,近年来,东莞很多城镇和街道的市政路段陆续开始对停车位收费,很多原本不收费的村庄也安装了收费坡道。除了部分村(社区)非法占用公共道路设卡收费外,收费标准不一、使用不清等问题也屡遭市民诟病。对此,有市民质疑围村收取停车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对此,7月21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发文回应称,截至2021年6月,东莞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50万辆。据全市停车资源普查统计,2005年,全市停车资源总量达到1000万辆
目前,东莞已有28个镇、街道制定了当地村(社区)停车规范管理流程或细则。部分村(社区)对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差别化停车服务收费。一般登记在册的村民(居民)通过村集体福利分红统一分配的方式缴纳停车服务费,非登记在册的村民(居民)不能享受村集体福利分红,需要自行缴纳停车服务费。鉴于并非每个家庭和村(居)民都拥有车辆并使用村集体所有的停车位,为促进村(社区)集体资产的合理、有效、公平使用,相关职能部门建议实行封闭式停车费的村(社区)对所有停放在村(社区)集体所有的公共停车位的车辆收取停车费,收取的钱的使用可以根据村民自治的形式决定。
根据上述回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广东省农村公路条例》等相关规定,严禁在道路及道路用地范围内(含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设卡、收费。日前,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正式通知各园区管委会、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设置的停车泊位、站岗、卡口、收费等进行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整改,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该局执法人员对黄江镇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进行监督指导,对黄江镇舍北村在道路、公路用地范围内设卡的情况依法进行处罚。据了解,收费卡点正在逐步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