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海淀区文生家园老年服务站,老人正在参加活动。明亮的画面
在北京市海淀区文生家园老年服务站,老人正在参加活动。明亮的画面
70岁的尹玉凤和孙女阿齐在户外写生。新华社
北京入秋后,凉意越来越浓。天亮前,朗银华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出门。每天早上7: 30,她都会准时到达海淀区文生家园养老服务站,清理开窗通风,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
这个170平米的养老驿站,辐射社区有大量的拆迁户,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约有三四百人,80岁以上的有28人。邮局为这些老人提供助餐、日托、居家评估、康复理疗等养老服务。
58岁的郎银华是这个养老岗位的站长,也是老年人的能力鉴定师。2008年,她成为中国第一批助理社工。2009年获得老年健康评估师资格证书;去年,他成功获得了老年能力鉴定师资格证书。从业以来,她担任了多家养老机构的院长,同时还对老人进行能力评估,至今已有十余年。
是评估师,也是家庭矛盾调解师
在小区门口,郎银华遇到了一位去晨练的爷爷。她笑着打招呼:“今天中午早点来,吃你最爱吃的土豆鸡块!”
到达终点后,郎银华看了一眼钟。刚刚8点。今天早上,她要去附近社区做一个入户评估。她指示社工检查评估设备,并再次联系老人家属,确认老人在预约时间内是否处于适合评估的状态。
每一项养老服务都是从评估开始的。老年人的能力评估一般在养老机构进行,对于一些居家、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评估人员会上门进行评估。“在上门评估之前,对老年人进行初步评估非常重要。”郎银华表示,正常情况下,鉴定人员会与家属多次沟通,提前了解老人的实时健康状况,避免在鉴定过程中发生意外。
这种挨家挨户的评估是前天晚上确认的。这时候,郎银华正要离开岗位,一个焦急的中年人冲了进来,说:“你能帮我吗?我妈一直不肯吃。”郎银华关切地询问详情,初步判断老人患有认知障碍,便和男子一起到门口了解情况。推开门,郎银华看到散落的食物和困惑的老人后,加强了判断。她安抚了老人,并同意该男子进行家庭评估。
步入老年后,郎银华在家与她聊天,社工着手安排血压计、急救箱、专用勺子、智能玩具等评估工具。
评估已经开始。郎银华拿出老人能力评估表,在社工和家属的协助下进行。整个过程花了40多分钟。评估结果如预期。男人遗憾地说:“如果我知道她病了,我就不会和她吵架了。”
常规评估大概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但是郎银华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当发现任何一个家庭在沟通上有矛盾,他都会耐心调解,受益的老人或其家人往往心存感激。“最难的不是繁琐的评估工作,而是与老人的沟通、对他们的心理疏导,以及调解老人与家人之间的矛盾纠纷。这些尤其需要耐心。”朗银华说。
在评估中“倾听”每位老人
中午12点,20多位老人在驿站吃午饭,或休息或散步。郎银华一进门,就忙问老人们:“今天三荤二素的味道怎么样?”“张阿姨,匆匆吃了几顿饭后,郎银华又开始工作了。她走进帖子里的评价室,把牙刷、Go等评价文章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准备对社区居民徐大爷进行评价。评估前,老年人应提前预约岗位并填写基本信息表,节省总评估时间,避免老年人在评估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
一张方桌,几张表格,考核正式开始。“我说了三件事:苹果、勺子和国旗。记住,我以后再问你。”在老人面前,他们能说会道,思路清晰。郎银华在“认知功能”一栏中得了满分。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参与、认知和心理状态、感知和沟通四个模块。根据四次评估结果,评估人员将初步确认其能力水平为“良好能力”、“轻度残疾”、“中度残疾”或“重度残疾”。
由于徐大爷按要求准确地画了钟,指针指向10点45分,《功夫在写作》结束了。郎银华带他去试探“脚功夫”。车站地面上印着三组脚印,评估师观察着。
老人按指令行走的情况,即可估量出其平时走动时跌倒的风险,进而给出照护方案。 评估完成了,郎银华看着开朗风趣的徐老爷子,连连夸赞:“您身体很棒,就是要多注意血压呀!”徐大爷被评定为“能力完好”,对应的护理等级为“三级护理”。然而,这并非最终的评估结果。郎银华表示,评估结束入住驿站后,护理员还将对其进行14天的观察。“有些老人评估时状态好,但观察时又出现各种问题。”观察期过后,评估师综合判断,最终确定老人的能力等级和护理方案。 随着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也逐渐细化:能力认定从粗略划分到四大等级,护理方案从统一管理到“一人一案”。徐大爷的母亲也曾被郎银华护理过:“那时的评估很简单,现在细致多了。” “这个职业,要把爱和责任倾注进去” 映着夕阳余晖,郎银华把评估表中的数据录入电脑系统,一天的工作接近尾声。 作为一项社会了解度不高的新职业,评估工作不被家属理解的情况时常发生。“最初评估时,有些家属会为了评估结果好一些、护理费用少一些而隐瞒老人病情。”郎银华说,其实这是对老人和家庭的不负责任,只有“读懂”每位老人,才能给他们最合适的照护。而一旦评估不准确,就会导致老人无法得到有效照护,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反而会加重家庭负担。 下班前,郎银华发布了一条朋友圈:“银杏叶的花语是坚韧和沉着……欢迎大家来驿站用银杏叶制作手工送给你牵挂的人。”配图是手工制作工具和提前收集的银杏叶。 驿站入口处有一面照片墙。包饺子、手工活动、文艺晚会、老年模特队……一张张照片定格了老人的笑颜。 看着窗外满眼秋色,郎银华向社工们回忆起自己因为家中老人需要照料而选择进入养老行业的故事。“做养老服务是凭良心的。家庭需要我们,社会也需要我们。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个职业,要把爱和责任倾注进去。”她声音有力,眼里却写满了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