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一直对银行违规行为保持高压监管。记者在梳理相关信息后发现,从处罚案例来看,除了非法贷款、非法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等“老套”问题外,“假房贷”等违规问题依然突出。
“假按揭”乱象难禁
有两大主因
最近,监管部门对一些非法发放虚假抵押贷款的银行分行处以罚款。其中,长安银行Xi安曲江新区支行被陕西银监局罚款40万元,江西银行九江分行被九江银保监分局罚款75万元,云南文山市农村商业银行被文山监管分局罚款95万元。
“假按揭”是开发商以虚构的买方名义购买其手中的存量房屋换取现金,并从银行取得购房贷款。由于“假抵押”对银行抵押业务的危害很大,监管部门对银行与“假抵押”相关的违法行为从重处理,除了对涉案银行处以罚款外,还对相关工作人员处以“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处罚。
早在2019年5月17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号文件,明确规定银行、信托、融资租赁等机构不得违规进行房地产融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的融资阀门不断收紧。去年底,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设定了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五个档次的比例上限。
“银行收紧房地产贷款,导致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受阻。这是‘假抵押贷款’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一位未透露姓名的银行内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银行为什么违规发放虚假房贷?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信贷供给方缺乏实力和动力。近几年实体经济增速下滑,实体经济项目收入前景不如房地产市场。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已经进入房地产市场,银行不担心房企的后续还款能力。二是信贷需求方继续看好房地产市场前景,投资房地产的动力没有减弱。
违规“输血”楼市
仍是监管重点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一再强调,要严格防止资金非法流向房地产市场。从今年开出的罚款来看,住房相关贷款仍然是处罚的重点。从处罚原因来看,受处罚较多的违法行为包括非法发放商品房贷款、信贷资金直接或变相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挪用信贷资金支付购房首付款、挪用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商业贷款购房等。还有一些银行发放按揭贷款给未完成验收的买家和无封顶的房子等。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资金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3月,银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央行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与此同时,许多地方开始全面查处信贷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收回部分非法贷款,对相关机构进行处罚,处罚信贷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相关罚款数量明显增加。
其中,3月,中国银监会温州监管局向相关银行分支机构发出罚款,其中3家均指向信贷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违法行为,部分被罚款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