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北京楼市调控步伐突然加快。政府发布了许多文件,并进行了几轮检查和采访,以冷却房地产市场。学区房、商业贷款入市和租赁市场的混乱成为监管的重点。
京沪深学区调查:“鸡宝宝”与“信仰”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学区热度持续上升,今年年初有加速上升趋势。最近,各地经常采取措施给学区降温。这一轮学区崛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在政策的高压下,各个校区的房市最新情况如何?未来趋势如何?记者分三路,带来北京、上海、深圳一线调查报道。
4月2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宣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对学区的炒作行为,在房价上涨较快的地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如海淀区万柳、翠微、西城区德胜金融街(000402、古八)、东城区交道口等。此次检查要求6家中介门店停业整顿,对部分中介涉嫌以隐瞒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消费者进行交易、擅自发布房屋信息、未书面告知规定事项的,立案17起。
今年以来,针对北京部分地区楼市的变化,监管部门先后发布了几篇文章,并进行了检查和采访。其中,学区房问题、经营性贷款和租赁市场的混乱成为监管的重点。
作为“金字塔尖”,学区被认为是北京楼市近期变化的起点。去年底以来,北京西城区、海淀区部分学区房价暴涨,记者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海淀区一些受欢迎的学区,一些房子的价格一夜之间上涨了20万英镑。西城区也接触过单价40多万的学区房。
虽然只是个案,但这种情况还是给市场情绪带来了很大的刺激。此外,北京楼市成交量升温,房价也在加速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北京二手房价格从去年10月的0.4%上涨到今年2月的1.2%。
这一轮学区升温的原因是什么?
“非卖品”列表
按照北京小学的报名时间,学区房交易高峰期一般在每年第一季度,但对学区房的需求并没有陷入旺季。海淀区蜂鸟社区居民陈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区常年有中介上门咨询,客户往往会在小区的走廊里张贴自己的“购买需求”。
蜂鸟社区是海淀区优质学区之一,对应中关村(000931,古八)。由于公寓面积小,总价相对较低,住宅区的房价在过去一年左右经历了两次上涨。
以40平米左右的南行一居室为例。2019年年中,这套公寓的单价约为14万元,一年后涨到15万多元。今年以来,同一套住房的单价上涨到17万多元,相当于累计上涨100多万。
蜂鸟小区是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点考察的区域之一。陈女士说,从去年开始,就出现了多次询价,导致业主不断提高报价。即便如此,一些房子仍在争夺,一些好房子当天就签了
她还表示,由于疫情等原因,很多家长意识到短期内无法送孩子出国留学,于是转向国内优质学区,这也增加了对学区的需求。最近一些国际学校学生数量的增加也是因为这部分的需求。
西城区的情况也差不多。去年5月宣布实行多校抄写员后,德胜学区房和西城区金融街学区房的优质学区房一度迎来了“寄宿潮”。虽然此后有所降温,但到年底,这些地区的学区房交易再次升温。
记者了解到,在金融街的丰汇公园、鸿汇公园等区,虽然单价超过18万元的房屋已经从各大经纪机构的APP上“下架”,但这些高价房屋仍然可以参与交易。该地区的经纪人向记者透露,在北京开始上述检查之前,这两个社区出售了许多单价超过20万的房子,平均价格高于去年。
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素质教育资源仍然有限。自2020年5月西城区宣布实施多校抄写员以来,北京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多校抄写员政策。虽然这项政策进一步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等化,但同一地区入学的概率仍然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事实上,北京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避免学区变暖对市场预期的影响。比如一些热门学区,中介的挂牌价格是有限制的。另外,在链家、我爱我家(000560)等经纪机构的APP上,已经无法查询到北京各个小区的历史成交价格。
横向周期结束
学区房的回暖也和北京楼市回暖的大趋势密切相关。
自2017年“317新政”以来,北京楼市进入了三年多的“横盘期”。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随着限量竞争房的大量供应和一些稳定楼市政策的出台,北京楼市成交量有限,房价稳定,部分地区房价仍在下跌。与其他城市房价稳步上涨相比,北京楼市的性价比逐渐凸显。
2020年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之前积压的需求开始释放,引发楼市整体回暖。
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二手房成交16.9万套,同比增长16%,成交绝对水平和增速为2017年以来最高。今年一季度,北京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均创下近年同期新高。其中,三月
二手房成交量达到2.2万套,接近“317新政”前的最高水平。张大伟认为,学区房的升温,既是这种大势推动的结果,又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两者互相影响,共同推动楼市回暖。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经营贷、消费贷等一批信贷资金的入市,成为楼市的推手。一位办理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仅去年一年,他办理的个人经营贷、消费贷规模就达一个亿,其中绝大多数被用于购房。
今年以来,北京楼市调控的节奏骤然提速。政府出台了多项文件,同时开展多轮检查和约谈,对楼市进行降温。学区房、经营贷入市和租赁市场乱象,成为监管的重点。
事实上,今年北京楼市调控的起点,正是针对海淀区的学区房。
早在1月20日,海淀区房管局就约谈了占比较大的链家、我爱我家、麦田和中原地产等中介机构,并强调,要杜绝炒作学区房概念,稳定存量房交易市场秩序。2月初,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组织一些主要中介机构签署承诺书,降低热点区域看房频次等。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其中的“热点区域”,即是指海淀区的部分热门学区。
此后,针对上述热点问题,监管部门又启动了多轮检查和约谈。
这一系列动作之后,学区房已有降温迹象。记者在西城、海淀等区域调研发现,清明假期之后,一些热门学区房的报价有所下降,经纪人在提及学区房概念时,表述也较为谨慎。据其透露,前来咨询学区房的购房者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但成交情况已没有此前火爆。
张大伟表示,虽然见底企稳是主流趋势,但作为购房杠杆最高的城市,北京楼市不太可能大幅升温。在各项措施的影响下,短期内对学区房的需求还将保持旺盛,但其交易热度以及对整体市场的影响,都将出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