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3月25日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19.3%的人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买房,低于去年第四季度调查的19.9%,第三季度20.1%,第二季度19.7%。
这也意味着居民购房意愿有所减弱。虽然不是很大,可能会有波动,但是在房价还处于上涨通道的情况下,能够削弱购房意愿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要知道居民的购房意愿主要取决于房价的变化。房价上涨,居民购房意愿强,房价下跌,居民购房意愿弱。从目前情况来看,房价还处于上涨通道,尤其是1月份,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反弹。居民的购房意愿理应得到提高,但却出现了弱化现象。所以这次调查的结果应该能更好地反映居民的购房心理和对住房问题的态度。
事实上,当房价继续上涨到一定程度时,政策调控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房价上涨的内在冲动得到了遏制,居民的购房心理也在发生积极的变化。特别是决策层一再强调“房子是为了居住,不是为了投机”的定位,一再要求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有些地方,租房和买房一视同仁。其实就是告诉广大居民不要把买房当成解决住房问题的唯一手段,没有条件的居民可以选择租房。
事实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租房确实是解决住房问题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甚至更重要。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选择多租房子,减轻自己和家人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否则,不仅会使家庭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带来强大的精神压力,还会影响整个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其他方面的消费。包括孩子的就学、兴趣、生活、社交等都会受到影响。显然,这不是一笔好交易。为了一套房牺牲这么多东西,不是最好的选择。
在这方面,中国居民必须转变观念,停止以买房为主要目标,更加注重生活的多样性、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生活的乐趣和整个家庭的和谐。一旦被沉重的债务负担所控制,个人和家庭都会沉浸在压力中,生活的幸福感和幸福度会大大降低。
我们注意到,在一线城市和主要二线城市,虽然购房仍然很热,但房价上涨的动力也很强。但不难发现,很多年轻人逐渐转向租房,对租房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一方面,他们看到周围太多人因为住房而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使得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即使收入再高,我也很不开心。所以在对买房的恐惧中,我逐渐意识到租房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对租房有了新的认识;另一方面,一些选择租房而不是买房的年轻人,生活却非常轻松愉快,尤其是精神压力,远不如买房的人。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房子的舒适性和幸福感很强,为什么要被房子绑架?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变化,居民购房意愿才会下降,从趋势上看,下降可能是正常的。即使有波动,也要整体削弱。同时,随着对个人住房贷款实行集中管理,个人住房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上限已经确定。所以从信贷资金管理的角度来说,也会对购房产生一定的影响。自然会给购房意愿带来压力,从而削弱购房意愿。
当然,居民能否真正从一心买房转变为一心租房,还需要进一步的判断和引导,需要看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以及地方政府对房屋租赁市场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只有当房屋租赁市场真正发展良好时,居民的租房意愿才会大大提高。不然买房意愿还是会很强的。婆婆仍将成为居民购房的重要推力和租赁市场发展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