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深圳的小学生人数从4.7万人增加到106.9万人,但深圳的小学数量只从226所增加到340所。]
“我宁愿在海关买旧房,也不愿意在海关外买新房。”父母选择买房是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尤其是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人少。
记者近日走访了深圳福田区的国成花园,这里是深圳实验小学和实验中学两所名校(被称为“双实验学区房”)的所在地。房产中介张告诉记者,目前国成花园只有一套44平米的公寓在售,学位要等一年。现在报价1500万,单价超过34万元/平米。
有趣的是,距离国成花园仅200米的源隆苑小区单价为11.4万元/平方米。张先生说,圆龙苑目前正在出售一套131平方米的房产,业主报价为1530万元。虽然大房的单价普遍比小房低很多,但总体来说,这两个小区的单价差在10万元以上。
记者从福田区教育局官网查询到,龙源花园和国成花园虽然相距不远,但分属两个不同的校区,一个是“红岭园岭校区”,一个是“双实验”。
类似的案例在深圳各区都很常见。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告诉记者,总体而言,基础教育资源短缺是一个严重的缺口,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短缺或优质教育供给不平衡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基础教育供给质量不平等的问题,一些明显的差距可能会缩小,因为我们不用去追几个好学校。
学位差距有多大
40年来,深圳常住人口增长了42倍,年均增长40多万。人口红利给深圳经济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深圳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但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很突出。
根据《深圳统计年鉴》最新数据,2019年深圳市幼儿园1836所,专任教师39912人,在校生54.5万人;有340所小学,58,511名专职教师和1,069,000名学生。普通中学417所,专任教师38361人,学生47.74万人。
从师生比这个指标来看,2019年深圳普通小学的师生比在18.3左右,也就是一个老师应该对应18.3个学生。虽然数据略低于2018年,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9年全国普通小学师生比例为16.85。
从小学生人数和学校数量的变化来看,从1979年到2019年的40年间,小学生人数从4.7万增加到106.9万,而深圳的小学数量只从226所增加到340所。
深圳的教育差距有多大?2019年底,深圳多个区发布学位预警:2020年,龙华区一年级学位缺口近8000个,一年级学位缺口近3000个;2020年,福田区将出现7000多个公共一年缺口,2000多个公共一年缺口;2020年平山区公共一年级学位需求较2019年增长14.6%左右,公共一年级学位需求增长28.1%左右,无法保证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公立学校的需求。
以2019年深圳市小学生和普通中学生人数为基础,深圳市中学生人数(47.74万)与小学生人数(106.99万)之比为0.45。
早在2018年,深圳CPPCC成员邓绍勇就公开表示,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2015年深圳至少要有719所小学,而当年深圳只有334所小学,相差385所。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和港澳适龄儿童的开放,深圳的学位供给压力越来越大。据教育部门计算,预计到2020年,深圳小一学历缺口将达到4.95万。
陶陶艺指出,深圳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教育差距。第一,由于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基本上是根据户籍或常住人口来决定的,深圳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流动人口城市,人口的回春导致深圳大部分人都有学龄子女,所以学位需求一直呈现刚性上升趋势,但基础教育供给相对滞后且缓慢;第二,由于中小学教师短缺,中小学教师由于内外制度不同,无法实现同工同酬,使得体制外的部分教师做出其他选择,导致机构教师短缺。
大学区集团化办学模式能否打破僵局
在上述现实背景下,提出了大学区域化和教育集团化的措施。
大学区的概念是深圳市教育局在2015年初提出的。一般来说,一个大学区对应多所学校,其房产不再与某所学校的学位直接挂钩,打破了原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固定模式。同一学区根据家庭分、户籍、社保等条件不同,可以录取不同的学校。
随后福田、龙华、罗湖、南山、盐田等五个区先后试点了大学区,但每个区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具体规定。
同时,以“共享优质资源”为出发点,近年来集团化办学模式的趋势逐渐明朗。据记者粗略统计,2003年,南山率先在珠三角成立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成立于2012年;2015年,红岭教育集团成立;2017年,南科大实验教育集团和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成立;2019年,深圳市荔园教育集团和福田实验教育集团成立;2021年2月,福田区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成立。
这两套模式看似均衡了片区内的教育资源,但在各区实施过程中问题仍存在。
比如,随着各教育集团队伍的壮大,不少家长纷纷表示担心,此举能否真正做到教育资源共享。一位南山区的家长王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7年小区所在的学府中学、小学(海文部和海珠部)并入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当初承诺集团化办学将在课程设置、教程使用、师资调配上统一。但三年过去,不仅小孩在学府小学上课的英语教材与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海德学校(下称‘南二外本部’)不同,而且只见学府小学的优秀教师被抽调到南二外本部,不见南二外本部优秀教师支援学府小学。同时,从2015年起延续多年的小区拥有的抽签去南二外上学的政策,在2020年也被取消了。对于小区家长来说,此次集团化的利好并没有感受到。”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展研究部主管华洪就此类问题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集团化实施的初衷,是通过“强带弱”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但现阶段,教育集团化极容易陷入单纯的规模扩大化路子,造成原本优质的教育资源被撒胡椒面式地平摊出去,反而造成优质资源不优质,待提携资源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的怪相。
“教育集团化是解决深圳学位不均衡问题的一种尝试,如果说大学区是以空间来达到平衡的目的,那教育集团化就是从整个教育体制管理和运营的角度来进行,以此达到教育资源的平衡配置和共享的目标。”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对记者表示,“单从现在实施的效果来看,教育集团化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