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针对挪用房地产投机者的围剿席卷全国,让房地产投机者彻夜难眠。
3月23日,北京银监局通报,涉嫌非法流入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个人业务贷款金额约为3.4亿元。结合广州和深圳发布的数据,初步测算目前发现的问题业务贷款金额约为6.69亿元。
此前,广州各大银行已开始严查购房首付来源,购房“首付”必须是家庭自有资金,这将为炒房者敲响警钟。
图片来源:照片网
“围剿”企业贷款炒房发现了许多问题
据报道,北京银监局3月23日发布消息称,根据监管要求,辖区内银行对2020年下半年以来发放的个人业务贷款业务合规性进行了自查,发现涉嫌非法流入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个人业务贷款金额约为3.4亿元, 约占商业贷款自查业务总量的0.35%,其中部分涉及银行办理业务粗心大意,部分涉及借款人故意逃避检查。
北京银保局在银行自查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选择重点机构进一步开展专项核查,发现约3000万元信贷资金涉嫌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目前,北京银监局已开始对4家银行进行行政处罚立案和调查取证程序。后续,根据调查取证结果,对不履行贷款“三查”的银行或不履行职责的员工,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同时,北京银监局将会同市有关部门研究建立针对非法中介和非法借款人的联合惩戒机制,切实提高公众守法意识,坚决维护资本性房地产市场秩序。
此前,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公布涉嫌非法贷款流入楼市的数据。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市分行和广东省银监局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16日,发现广东(不含深圳)银行机构涉嫌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920户。
据南方日报报道,从广州多家房贷中介处了解到,目前广州房贷中介已接到多家银行通知,从3月17日开始进一步调查首付来源,购房“首付”必须是家庭自有资金。如经核实首付来源为借款、付桥、他人借款,严禁进入。除了银行渠道,小额贷款也在审核中。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银监局、深圳市中心支行上报经营性贷款专项核查结果:提前收回涉嫌违规贷款21笔,金额5180万元,处罚违规机构4家,处罚违规责任人14人,处罚总金额575万元。
据上海银监局统计,上海135家商业银行已完成个人住房信贷管理专项自查,贷款资金使用存在违规行为,部分个人消费贷款和商业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
据新华社3月23日报道,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融资过桥,全款买房,办理商业贷款,还融资过桥”,一些银行、资金代理、房产代理提供的服务可谓“面面俱到”。经营性贷款作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已经存在多年。为什么这两年他们变得疏远,甚至成为楼市过热的动力?
图片来源:照片网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三:
一是经营性贷款利率已经下行,已经低于房贷利率,存在明显的倒挂;
二是贷款期限延长,出现了循环放款、先计息、续贷等无偿资金过桥现象;
三是贷款额度由之前房地产评估值的50%提高到70%到90%。
“从去年开始,我收到了三家银行关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信息。年化利率在3.8%左右,不仅远低于第二套房贷利率,甚至低于第一套房贷利率,还能获得总房价70%的贷款额度。以前自己的资金只有四五成,不够付第二套房的首付。但是,只要我用经营性贷款支付30%的首付,就相当于减少了首付。”一位上海的经营者说:“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想买第二套房,我肯定会用商业贷款,而不是抵押贷款。”
利率下降后,经营性贷款不仅减少了财务状况
资成本,还被违规者用来变相破解了限贷政策中的贷款比例限制,削弱了楼市调控的效力。不少中介向炒房者鼓吹用经营贷买房的“理念”,并提供买卖企业的中介服务。在沪深等地,购房者只需花几千元就能通过中介购买一家成立一年以上的公司,只要购房者名列公司前三大股东,且名下有房产,就能以房产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经营贷。在深圳炒房的魏女士,2020年4月,在中介的怂恿下,找小额贷款公司垫资463万元,买下了位于深圳热点片区的一套总价728万元的房子。她特地通过中介花7000多元买了一家公司,“目的就是为了搞经营贷,这里面还包含给这家公司做账一年的费用”。但当月,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被媒体曝光,随后银行收紧放贷政策,要求房产过户满6个月后才能申请办理经营贷。小额贷款公司年化24%的高额利息榨干了魏女士,致其资金链断裂。最终这套房子于2020年12月被法院拍卖。
经营贷流入楼市,加大了炒房资金“杠杆”。这种“火上浇油”的行为,助长了一些地方楼市的投机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