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调控加码后,房地产行业整体降温明显。到2021年下半年,住房需求萎缩,部分房企甚至出现了信用风险事件。
2022年初以来,楼市复苏的政策信号明显。今年1月,央行正式将逆回购和MLF利率分别下调10个基点,超出市场预期。
此外,国家发改委1月14日发布《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这一消息也被市场理解为提振信心的举措。
除了在宏观层面频频吹起“暖风”,地方政府也采取了更多的行动。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少有福州、青岛、株洲、南宁、北海等2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与房地产相关的激励政策。
这种政策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直接住房补贴,如肇庆、泸州、合肥等城市;二是从公积金维度放宽,比如福州、株洲、北海都调整了公积金政策;三是直接放宽落户限制,比如嘉兴、中山。
“真金白银”补贴
记者注意到,根据各地政策类型,大部分城市直接给予购房补贴。今年以来,保定、榆林、合肥、珠海高新区、南浔区、湖州、泸州、肇庆、亳州蕉城区、内江直接给予购房者补贴,金额最高的是珠海,最高可达600万元。
保定的住房补贴主要针对已落户保定的非保定籍高校毕业生,在中心城区购买首套家庭住房(含新建商品房、二手房),享受博士15万元、硕士6万元、本科生2万元的住房补贴。
像肇庆、泸州、湖州南浔区、珠海高新区等对特定人才购房发放补贴的城市也差不多。
肇庆提到,本科及以上、专科及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应分别给予一次性住房补贴2万元、1.5万元、1万元;其中提到,2021年8月24日至2023年8月23日,在泸州市区购买首套房的符合条件的人才,最多可享受200万元/人的人才住房补贴;湖州南浔区提到,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可享受最高10万~ 315万元的住房补贴。
记者了解到,珠海的补贴力度比较大,最高600万元。1月9日,在珠海市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珠海明确出台住房补贴最高600万元、生活补贴80万元、房租补贴3.8万元等“住房补贴”,60%的房租用于人才安居,人才申请入住公寓将有“零等待”。
降低首付比例
除了直接发放“真金白银”之外,还有一些渴望人才的城市,通过加大公积金贷款的优惠力度,帮助人才安居乐业。
2022年2月1日起,在福州行政区域内购房的职工家庭,第二次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将由之前的60%降低至40%。
此前,广西南宁、北海也调整了公积金贷款政策。
1月12日,北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通知。如果职工家庭支付第二套住房或申请第二次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将从60%降至40%。
1月19日,南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房价的20%;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房价的40%。根据规定,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60万元提高到70万余元
1月22日,湖北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发布消息称,四地住房公积金将进行整合,包括政策交流、信息交流、购房互贷、互贷还款、互控风险、业务学习等。
近两年来,国家政策已经释放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的信号。2021年12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其中也明确表示,广东将全面放宽落户限制。
2022年以来,嘉兴、中山相继出台放宽落户限制的条款。
1月7日,中山明确进一步放宽和优化合法稳定居住就业条件。对于那些有稳定工作又没有住房的人,原来五年的社保缴费调整为三年。
同日,嘉兴发布《关于进一步放开我市落户条件的意见》,其中提到自2022年2月1日起,放宽租赁结算条件,结算条件由连续居住3年及以上调整为在嘉兴连续居住1年及以上。
市场有望整体改善。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的宽松、信贷环境的改善以及货币政策的松动,市场有望经历修复阶段,低迷状态将略有好转,整个行业可以保持谨慎乐观,进而过渡到良性循环。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记者谈到今年各地出台的鼓励购房政策时表示:“大环境透露的很多信号反映,今年楼市调控政策略有放松,市场有望逐步复苏。很多地方频繁吹的暖风透露出两层意思。一是让房企走出困境,明确市场风险;二是提振全行业信心,为房地产行业向良性循环过渡创造有利条件。”
严跃进认为,各种鼓励政策发布后,对当前的三四线城市来说,其实面临非常好的机遇。此类城市在政策上保持继续宽松的概率较大,同时,由于这些城市在过去几年的房地产交易上保持着相对平静态势,后续市场有极大可能比之前活跃。
而根据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房贷利率情况,各地房贷利率已出现松动。数据显示,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56%,二套利率为5.84%,均较上月回落8个基点,1月平均放款周期为50天,较上月缩短7天。
信达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各地调控政策的转向,表明国家层面对于政策叠加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有所认识,而随着本轮调整周期中行业出清,房企信用修复,行业回归正常化运行,监管也将回归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