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村庄在不断改善。
城市里的村庄不是深圳独有的,但却是深圳的一道风景。如今,城中村所代表的内涵和地位似乎越来越高:拆迁背后的财富故事,房企眼中的香椿,超高层住宅的发源地。但是,越活越高也需要冷思考。
许多摩天大楼已经在路上了。
贴膜的男孩,卖烧烤的小贩,随处可见的杂货店.在深圳南山区白石洲,可以感受到最原始的市场氛围。
陈文(化名)还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踏入白石洲的场景:他拖着一箱书和行李,在白石洲一个中年女经纪人的身后徘徊,寻找一间便宜的单人房。大学一毕业,就只身南下深圳找工作。幸运的是,他进入了光鲜亮丽的“科技行业”,但现实是,他住在一个类似于甚至比家乡城镇还要密集的农民家里。“其实白石洲农村房子的出租价并不比宝安龙华贵多少。对于在附近工作的人来说,这是相当实惠的。”
和城市里的很多村庄一样,白石洲也遭遇了城市更新,即将成为“高端社区”。1000亿元的所谓“新旧价值”,让白石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日前,深圳市南山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公布了绿景白石洲景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总平面图的公告。记者从公告中了解到,本次发放的许可证和平面图为深圳白石洲城市更新项目一期01-08地块,规划有住宅、商业公寓和商业。本次发证为5塔建筑,其中超高层住宅3栋,74层。如果74层的房子真的建成,有望成为深圳的“第一高楼”。公司曾公开表示,项目开发周期预计为8~10年。
24米,74楼有多高?现在,深圳最高的建筑,平安金融中心,高度为592.5米。与香港最高的房子——天的密封(270米)相比,它只低了26米。根据RealData发布的深圳高层建筑榜单,目前“深圳最高住宅”是福田保税区嘉福华登大厦,67层,建筑高度239米,其次是南山华润城润熙,62层。
目前超高层标志性建筑大多为商业写字楼,但越来越多的超高层住宅拔地而起。这些摩天大楼似乎是城市中村庄的另一个版本:城市中立体向上的村庄。记者发现,目前深圳已建成的超高层住宅项目集中在福田、罗湖、南山等区域,楼层超过50层,大部分来自城市更新项目。比如罗湖区水北村城市更新项目、笋岗万象华府项目,住宅部分就有50层以上。此外,一些摩天大楼已经在路上了。相关规划显示,罗湖布心水尾村旧改项目由5栋77层超高层住宅和多栋高端写字楼组成。
担心质量和安全问题
在深圳,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多为商业办公项目,而房子相对较少。
“我试过住这么高的酒店,但真的很难想象每天住在50层甚至60层。”陈文最近四处看了很多,发现深圳的房子越来越高,越来越密。“我发现住宅楼越高,公用率越低,万一停电怎么办……”
目前《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只对住宅容积率有一定限制,对住宅高度没有限制。那么,为什么超高层住宅特别容易出现在城市城中村的城市更新项目中呢?记者采访了几位房企内部人士。对于房企来说,城市更新项目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并且随着征地成本的不断上升而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认为,城市更新后出现这种超高层住宅,其实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因为目前更新的成本越来越高,当房价上涨的预期高的时候,村民搬迁的“要价”也会更高,这就是需求端。在供给端,很多开发商都在紧盯深圳的旧市场,而城市更新要想回归公共属性,就要给公共设施留下足够的空间,因此开发商赚钱的难度越来越大,必须以牺牲为代价提高容积率。“对于超高层住宅来说,刚开始可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在后期的维修过程中,你会发现维修成本越来越高,超高层带来的问题还包括公共设施短、交通拥堵,以及后续整个小区的消防安全问题。”
的确,人们更担心超高层住宅的质量和安全。记者采访了几位住在罗湖水贝拆迁房的居民。他们都认为城中村更新后的拆迁房质量不能等同于正规商品房,很多纯商品房的质量也频频出现问题,而且是超高层建筑,让人担心存在安全隐患。有建筑行业人士认为,超高层建筑在内部安全、能耗、风向、烟囱等方面都比普通高层建筑严格。由于其规模巨大、功能复杂、人口众多,建筑发展越高,技术难度越大。梯户比、人口密度、后期物业服务、楼层选择、户型和朝向都是决定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给深圳的村子。
另一种“可能性”
去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各地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相关部门在审批80米以上的住宅建筑和100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时,应送当地消防救援机构征求意见,确保与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在深圳,即使装修成本高,开发商依然“主动做强”。谁能掌握更多的资源,谁就有更多的机会在未来创造收入。
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深圳当前房地产市场正进入到存量土地市场开发的阶段,尤其是很多深圳城中村项目,未来会有用作租赁住房改革的导向。当然对于部分城中村物业来说,可能还是需要谨慎一点,或者说政策方面需要灵活应对。如今,对于城中村的未来,除了大拆大建,深圳似乎给出了另一种答案。近日,深圳住建局和发改委发布了《深圳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发挥城中村体量大、分布广、成本低、交通便捷等优势,防止城市更新行动中出现大拆大建问题,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有序开展城中村综合整治,消除城中村安全隐患,完善居住功能、打造共享空间、构筑新型邻里关系,全面提升居住感受,实现城中村与都市发展有机共融。此外,城中村、闲置写字楼、商业、厂房等都有可能改建成保障租赁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