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中国办公产业园发展论坛第十八届年会在北京召开。在主题演讲中,丹麦科技大学的黄俊鹏博士分享了双碳战略下商业地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大型办公楼是能源和碳排放的主要消耗者。如何让碳市场成为商业地产新的收入来源?黄俊鹏认为,碳中和是一种经济和社会变革。他介绍,目前建筑业已纳入碳交易市场管理,湖北省正在做试点。预计未来几年,整个房地产建筑行业都将进入市场。
黄俊鹏表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建筑业碳排放有四个特点,一是总量大,且全球碳排放排名第三;二是强度高。如果将房地产加入GDP,除以碳排放,强度是全国的两倍,说明房地产建筑业的生产效率很低。第三,开拓性,因为房地产行业的相关行业很多,有几万个产品,几千个细分行业,所以如果房地产行业想先减排;四是范围占比高,即供应链占比高。
从黄俊鹏竞争性质量和绿色融资的征地标准出发,指出将绿色理念融入房企发展,将大大改善房企目前的困境。
那么碳市场如何成为商业地产的收入来源呢?以全球碳市场为例,黄俊鹏表示,2020年交易量为2700亿美元,约合1.7万亿人民币。到2030年,如果所有来源的碳排放全部中和或交易,将达到6750亿至1.48万亿美元。
基于大型办公建筑的能耗特点,要发挥碳交易的作用,就必须减少排放。黄俊鹏认为有四种方法可以减少排放:
第一种方式是降低运行能耗,提高能效。
第二种方式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例如,一些可以用于办公楼的技术,即氢燃料电池,也可以尝试。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用于节能、环保和减排,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增强建筑的抗御能力。所谓韧性,就是一旦停电,在风灾、洪涝、洪水的情况下,有一定的独立性。一方面可以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
第三种方式是完全电气化。电气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对未来写字楼的外形设计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写字楼有利,对住宅会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种方式,智能运维,即在楼宇运行过程中,可以应用到一些技术。
黄俊鹏还提到了“额外性”。他解释说,额外性意味着建筑使用了大量技术,但如果作为减排交易,没有额外成本就无法实施。“比如二氧化碳很贵,你不给我补贴我就不做,所以肯定有额外性。”
黄俊鹏测算,按照目前主要甲级写字楼的面积,约有871亿元的碳减排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