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季度RRR降息的背景下,GMLF降息预期接连落空,且对RRR降息缺乏指导,LPR降息空间不足。此外,当前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房地产。政策调整仅限于信贷政策边际宽松,货币政策偏好结构性工具,LPR调整概率较低。
中国人民银行22日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1年11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3.85%,5年期及以上4.65%,与上月持平。
记者了解到,LPR报价没有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MLF利率没有变化,银行边际资金成本稳定。此报价后,LPR自去年5月以来连续19个月保持不变,说明货币政策保持稳定。
那么,下一步LPR和贷款利率的走势如何?
利率锚MLF不变
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的LPR将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由报价银行按最佳客户贷款利率报价,形式为加挂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为MLF利率)。
简而言之,LPR是在MLF利率的基础上加一些点形成的。目前MLF期限主要为一年,反映了银行体系融入央行中期基础货币的平均边际资本成本。增加幅度主要取决于银行自身资本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
LPR这次没有改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参考基准MLF利率没有变化。1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足,2021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1万亿元中期贷款(MLF)操作(含11月16日、30日到期的MLF展期)。MLF期限为一年,利率为2.95%,与上次相同。
按照LPR改革以来的一般规律,当月MLF利率保持不变,通常LPR报价保持稳定。11月MLF利率不变,意味着当月LPR报价调整概率较小,LPR没有达到市场预期。
“对LPR报价影响最大的MLF开工率,可以说是LPR的压舱石。11月15日,央行一次性全额续保MLF,维持MLF操作利率不变,LPR报价基准不变。历史上,除了2019年9月,1年期LPR在MLF利率不变的背景下下调了5BP,其他情况下,LPR和MLF同步变化。”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说。
二是市场利率保持稳定。截至11月22日,11月DR007平均值为2.12%,略低于前一个月的7BP,但整体变化不大。11月份,股份公司间一年期同业存单平均发行利率为2.78%,与上月持平。
根据东方金城的研究报告,RRR整体下调于7月15日落地,此后LPR报价连续4次保持不变。一个直接原因是,受此次RRR降息驱动的银行边际资本成本相对较小,不足以让报价银行将LPR报价下调0.05个百分点(LPR报价的最小调整步长)。
这也是自去年5月以来,LPR连续19个月保持不变,表明央行货币政策保持稳定。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今年7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同时,要根据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金融形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9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0%,较6月上升0.07个百分点。分项来看,除票据融资利率外,其他利率均有所上升。但总体来看,贷款利率仍处于历史低位。
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0%,较6月上升0.1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9%,较6月上升0.0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幅提高,从5.42%提高到5.54%。
“从信贷需求指数、票据融资等指标来看,三季度贷款需求明显下降,但贷款利率有所上升。”华泰证券(601688,古巴)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表示,“原因在于贷款结构的变化。截至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为37.8%,普惠性小额贷款同比增速为27.4%,均明显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且这部分贷款利率有可能上调平均水平。此外,在7月份RRR降息后,LPR报价并未下调,这反映出银行利差进一步压缩的空间相对有限。”
光大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王亦丰表示,9月份一般贷款利率较6月份上升10BP,主要原因是9月份银行对优质企业的信贷供给减弱,以及银行中长期贷款对公比例上升。
市场也非常关注下一个LPR趋势。显然,在四季度RRR降息的背景下,GMLF降息预期接连落空,且对RRR降息缺乏指导,LPR降息空间不足。此外,当前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房地产。政策调整仅限于信贷政策边际宽松,货币政策偏好结构性工具,LPR调整概率较低。
东方金诚的研究报告称,年内,政策利率下调(MLF利润降低)
率)的可能性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LPR报价也会一直保持不动。为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激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再次实施降准。叠加7月降准的累积效应,届时1年期LPR报价下调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大。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畅通贷款利率传导渠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巩固好前期贷款利率下行成果,同时优化存款利率监管,保持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推动金融机构将政策红利传导至实体经济,促进贷款利率稳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