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10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召开房地产企业境外债务到期情况梳理会,要求本年度境外债务到期情况于周三前报送,本年度末境外债务安排情况于周五报送,内容包括到期本息、回购需求、自有资金安排等。
多位来自房地产企业的人士告诉记者,此行的目的是了解是否存在违约风险,并强调这并不是新的规定和要求,而只是定期出行更新信息。
监管层对房地产企业美元债的担忧源于近期房地产美元债频繁违约。10月以来,幻想曲、新力等房企相继出现美元债违约或延期兑付,房地产美元债市场出现波动。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旬,35家房企美元债价格跌破90美元,7家房企甚至跌破50美元。
10月26日,当代地产发布公告称,10月25日到期的12.85%优先票据未能按时偿还票据本金及应计但未支付的利息。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当代购房者新增违约,今年出现债务违约的房企数量已升至9家。
据郭进证券(600109,分享)统计,截至10月12日,35家房企美元债价格跌破90美元,19家跌破80美元,7家房企甚至跌破50美元。累计17家房企境内公募债券收益率涨幅超过100个基点。“这样的群体性下跌说明市场对房企的信用风险越来越担忧,定价提前反映了房企的表外负债和潜在违约风险。”
在一路下跌的同时,国内房地产企业也迎来了评级机构的一系列信用降级。10月18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了绿地控股(600606,分享)、阳光城(000671,分享)、中国奥林匹克公园、凯撒、祥生控股集团、R&F物业等多家房地产企业的公司评级。
但房企违约仍占少数,多数仍看重信用评级,积极坚守最终底线。上周五,极有可能违约的中国恒大在宽限期到期前支付了一笔美元债的利息,暂时缓解了市场的紧张气氛。
目前,绝大多数资金相对灵活的房企都在积极开展回购工作,释放保付信号。
10月以来,包括郑融地产、殷诚国际控股、中梁控股、弘阳地产、建业地产、龙光集团等在内的多家房企纷纷出手。一直在回购现有的美元债务。其中,殷诚国际控股回购金额最高,约为6500万美元,占股票金额的32.5%;郑融地产位居第二,在公开市场上回购了总计3300万美元的股票票据。
同时,10月15日,奥园披露进一步回购高级票据共计300万美元。奥园管理层表示,今年至今已回购本金总额1500万美元的债务,2021年到期的境外美元债务已全部赎回,2022年1月到期的5亿美元债务已再融资。
据嘉里不完全统计,2021年下半年以来,已有18家房企相继实施海外债务回购行动,回购次数超过100次;仅中梁控股就赎回境外债券25次,累计赎回1.29亿美元。
总的来说,目前房地产企业回购额度不高。根据克里的说法,回购涉及的累积资金
现阶段的房地产企业,在债务被到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情况下,“活下来”并不容易。根据光大证券(601788,古巴)的研究数据,今年四季度共有92.95亿美元房地产美元债即将到期,2022年全年将有544.16亿美元债务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