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低调的行业,却因为当地过年等因素突然出圈,就是预制蔬菜。
所谓预制菜品,一般来说都是半成品菜品,可以通过加热等简单处理即可上桌。对于那些尝不出母亲手艺的农民工和残疾人来说,预制食品已经成为他们的重要选择,甚至带有一点“家味”。与饺子和包子等简单的类别不同,预制菜肴近年来已经扩展到更复杂的菜肴。从“海底捞”自热火锅到“西贝”的“嘉国龙功夫料理”,越来越多的知名餐饮品牌加入其中,似乎预示着这项业务正处于爆发前夕。
万亿美元的规模潜力是预制蔬菜从业者的共识。首批上市企业(苏州韦志祥等。)已经在这个行业诞生,但是品牌影响力还是不如“老干妈”“孔师傅”等方便快餐IP。同样在快餐领域,预制菜轨能跑出民族品牌吗?大牌跨界vs根深蒂固的行业,哪种企业能率先突破,取得成功?
预制蔬菜从a到B,寻求C
预制菜近两年出圈了。电商平台,便利店,甚至餐厅预制菜品越来越多。事实上,在C端消费者感受到之前,准备好的菜肴已经成为许多餐厅和外卖店厨房的标准。速冻、保鲜、冷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半成品菜肴的口感、营养和品质。
实力雄厚的连锁餐饮企业投入巨资建设中央厨房,集中采购原材料,标准化生产预制菜品,通过冷链运输到各个连锁店,提高菜品的稳定性和时效性,同时降低门店成本(包括厨房面积和厨师人力等)。).大数据技术可以动态反馈店铺信息,为中央厨房的采集、供应和运输链提供量化支持。
但是小餐馆和外卖店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构建自己的预制食品供应链,所以主要采用外包模式。这就催生了一批专门从事预制蔬菜研发、生产和批量销售的to B企业。天眼查发布的“年味”大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全国与“预制蔬菜”相关的企业超过6.9万家。当这些企业为不同的餐厅提供高度标准化的菜肴时,用户会在不同的外卖业务中下单,但他们可以吃到味道相同的红烧肉米饭。切断这个供应链,这些外卖商家就没有了对菜品的控制力,本质上相当于预制菜品的分销渠道。通过提供取暖、配菜装饰、包装、客服等配套支持。他们可以获得涨价的利润。
预制蔬菜企业能否跳过外卖、小餐馆等配送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毕竟,与对乙服务相比,对丙市场的预制蔬菜有更高的毛利空间。宋庆资本投资人曾说“预制菜地轨道上下游极其分散,毛利率达50%以上,上下游差价非常大”。
从实际行业结构来看,虽然对C的毛利率较高,但对B的服务仍然是中国预制蔬菜企业的主要轨道。文章中提到的虎嗅,中国预制蔬菜企业中,to B与to C的比例是8: 2。这种市场格局的形成有很多原因。to C服务面临着更加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和更加分散的位置,单笔订单量小,购买频率高。盈利模式与To B有显著区别,对产品研发、新周期、分销渠道、包装设计、冷链仓储、客服等环节也有新的要求,
但是硬骨头往往是建立障碍的好机会。近年来,C端用户对预制蔬菜的接受度逐年提高,尤其是疫情期间。巨大的C端市场潜力吸引了一批预制蔬菜企业尝试,一些餐饮企业抓住这个机会,依靠自己在中央厨房的资源和经验,抓住市场红利,转向C服务、线下店面和品牌建设。
到C模式哪个更强
c端预制蔬菜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前期,市场格局尚未形成。他们没有跑出在市场份额上有绝对优势的龙头企业,也没有被广泛认可为绝对成功的典范。各方玩家的出身和基因不同,带来的是优越的资源和能力,使得行业呈现多元化的模式竞争。所谓百家争鸣,还没有王者。本文只从销售渠道总结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游戏,也许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各种模式的优缺点。
餐厅用餐模式是预制菜品领域的一种独特经营模式,以推出的“贾功夫料理”为代表,“孔夫子私房菜”也可算作如此。“贾功夫料理”主要是基于现有的线下店铺资源,在那里设置了一个预制的大排档。摆在摊位上的不是厨师,而是一个冰柜,用来展示可选的预制菜肴。消费者选菜后,由店员加热上菜。
这种模式是典型的重资产投资。没有西贝店的支持,只有租金和人工的投入才是巨大的成本。所以如果模式运行顺利,需要更高的客户单价,还要考虑店铺效率、人力效率等指标。相应的,“贾功夫料理”是预制菜中的高端玩家,价格在40-600元不等,店内人均消费100元左右。
但是预制菜品的自然属性和高端餐饮之间的认知差距需要被抚平。消费者对高顾客价格的期望是美食、品牌、服务和环境的综合能力,这不仅考验了R&D预制蔬菜供应链,也考验了提供附加值的配套力度。目前消费者对这种模式有不同看法,有人说是“价格高的速冻餐,不值得”,也有人认为是“口味满意,模式新颖”。重资产模式自然壁垒高,关键是用户愿意为高价买单。
这样打造出高端品牌后还可向低单价预制菜品降维打击。但第一步往往艰难,先行者的创新精神与勇气永远值得尊敬。第二种是线上线下商超渠道,这是较为传统的to C供给模式,方便面等老牌速食产品已经走通多年,拼的是渠道覆盖、性价比。采取此种模式中比较典型的预制菜品如自热小火锅,单价在20-50元之间,虽然明显贵于方便面等传统品类,但能提供更丰富的口味体验,已获得不错的消费反馈。
但商超渠道也有局限,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对预制菜的品类有要求,主要支持保质期较长、不需冷藏的产品。即使有大型商超支持冷藏,但保质期仍是绕不开的魔咒。这与商超的进货及销货周期、储存条件等有关,使得很多主打新鲜的预制菜品无法大量通过此类渠道接触消费者。而这些新鲜菜品才是预制菜区别于传统速食的核心竞争力,以其营养、口味、菜色等多方优势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饮食品质需求。
那有没有一种渠道能满足这些新鲜预制菜品的销售要求呢?社区团购、生鲜电商、到家服务等线上线下新渠道的崛起,为预制菜行业的to C销售提供了重要基础设施,典型代表如多多买菜、盒马鲜生、美团买菜等。这些渠道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时时反馈供销情况,指导采购、库存,另一方面通过即时配送、门店现选现做等方式支持用户即买即用,提高新鲜预制菜从生产到销售整个链条的运营效率,使用户能够更快速、更方便、更低成本地享用预制菜。
新零售渠道为预制菜提供了to C服务的重要支撑,反过来预制菜也成为新零售与传统商超渠道竞争的一个重要创新。年轻一代已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餐饮的品质、便捷度、可选种类有更高要求。新零售渠道通过提供更丰富、更高品质的预制菜,满足这部分用户需求,与传统商超相比,能够在速食餐饮领域获得更高的客单价及复购频次。
除了以上的典型销售渠道外,还有一些预制菜商家通过官网、自建电商平台、线下门店进行销售,此类模式以知名餐饮品牌、预制菜大型玩家为主,如海底捞、外婆家、味知香等。其中味知香是专业预制菜选手,以自营、加盟门店等方式拓展渠道。不过,味知香这一模式受开店速度、供应链支撑能力等影响,通常由核心地区开启,再逐步向外扩散。
而海底捞和外婆家则是以餐饮为主业,预制菜产品系对其而言属于锦上添花类,主要是利用已有的品牌知名度,复用中央厨房资源及线下门店,向用户售卖预制菜,预制菜可与后厨协同供给。现阶段,此类品牌商家更多是在探索尝试,对预制菜的成本投入有限,也就不涉及大规模铺设外部销售渠道的选项。若预制菜系列的盈利能力获得印证,或有望成为这些餐饮品牌的第二增长曲线,届时相信更全面的销售渠道铺设工作将会提上日程。
以上几类预制菜销售模式各有特色,目前尚无明确数据表明哪种模式效果更优。这也是行业发展初期的魅力所在,市场机遇开启,但尚无巨头占据,从业者可以基于自身能力优势各显神通。究竟谁能在不久的未来跑出预制菜国民第一品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