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潮来了,纯电动车还能跑吗?
冬季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受到车主的诟病,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坏。如果打开车内的暖风,耗电量更是惊人。正因为如此,很多北方车主经常自嘲。开纯电动车后,——靠生活,取暖靠摇。
幸运的是,到2020年,新能源充电桩的数量将大幅增加。根据相关公开数据,2020年中国将新增15.6万个公共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数量将达到66.7万个。
最直观的一点是车主打开手机地图应用搜索“充电桩”。无论是一、二、三、四线城市,他们都能发现充电站的分布比往年密集了很多。
当然,虽然全国各地新能源充电桩和充电站数量有所增加,但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新规划和新建的电站大多位于城市郊区。但大量纯电动车主遵循就近原则,习惯在市区充电站充电,导致一些电站经常满员。也就是说,很多充电站还在遭受旱涝灾害。
事实上,无论是高租金、高客流的城市充电站,还是低租金、低客流的郊区充电站,都面临着严重的盈利问题。相对于经过大寒潮考验的纯电动汽车,苦苦前行的私人充电站如何在这个寒冬中生存?
不“换桩”就淘汰
“本月底(2020年12月)充电站将关闭,明年春节后恢复运营。”
华南面临新一轮降温,纯电动汽车耗电量可能会增加。对于许多新能源充电站来说,这将是一年一度的“旺季”,但就在“旺季”到来之际,在深圳龙岗区投资了一家中型充电站的佟先生计划暂停运营并翻新设备。
佟先生告诉他,两年前他就和几个合伙人一起投资建设了充电站,这种充电站前期投资建设基本没有区别,无论是在“旺季”还是不在。即使是高峰期,这几天站里也没多少车充电,很冷清。
“这就是我要翻新充电站的原因。前期购买的充电桩充电时不友好,车主不喜欢。”佟先生苦笑着解释说,前期购买的充电桩运维技术已经过时,用户在充电时使用模板化、一般化的小程序,需要预存一些充电费用,才能启动充电桩。
现在负责销售和维护充电桩的机构早就消失了,充电桩的小程序也没有更新。程序版本最后一次更新是一年前。这些弊端导致充电站成立两年后成本仍远未收回,在设备水平和用户体验方面落后于同行。
“这里除了要没电充电的车,基本上没有私家车主和网络车司机。”佟先生说,现在车主和网络车司机使用的都是主流企业的充电应用和小程序,有的还整合了一些主流充电桩品牌的“聚合”充电应用。
所谓的“聚合”充电应用是指这些应用支持不同品牌充电桩的充电,同时可以使用这些应用预付储值并扣除款项。齐先生举了一个手机“聚合”充电应用的例子。“这个App目前可以支持万马、专电、明星等很多主流品牌充电桩,对车主来说会非常方便。”
特别是这些主流品牌的充电应用或“聚合”充电应用,在预充电费时有一定的折扣(比如充电1000元到200元),相当于打八折。这也使得私家车主和网络车
“但是我们的充电站只支持小程序预付费充电,车主在充电的时候还要另外交电费。”有的车主导航到充电站,发现充电桩无法使用主流品牌App扫码,也不支持“聚合”充电App付费,大部分会立马走人。
即使是那些想“趴着”的纯电动汽车,在童先生的充电站充电时,也会选择提前支付最低10元的电费。稍微充电后,他们会开车去其他充电站继续充电。
“最近和一个主流充电桩品牌谈了加盟合作,倒闭后开始换桩。”他无奈地表示,虽然加盟充电桩品牌只需要提供场地,建造充电桩的费用由品牌承担,但前期购买的充电桩是浪费的,拆解后只能作为“废铁”出售。
“整改”的目的是支持主流收费应用,兼容“聚合”收费应用,跟上主流商业方式。
在佟先生和他的合伙人看来,充电桩行业“单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有加入主流品牌家族,充分参与“聚合”,才有出路。“充电站是微利行业。除去场地和用电成本后,利润就和加盟品牌一起开了。只有增加充电桩。我们可以实现盈利。”
显然,在有限的业务范围内,越是“兼容”更多的充电应用,车主就越能赚到“电费”。
充电站加速兼容聚合
“你用什么(充电)App?找适用的充电桩扫描码自己充电。”
忙着招呼车主的于先生在应用兼容性这个话题上有很多经验。他经营的新能源充电站就在距离广州南站五公里以内的村子里。与普通充电站不同,于先生充电站车间一楼整齐地排列着两排功率为240千瓦的充电桩,墙角有几根“单”120千瓦的快速充电桩。
目前充电站十几个充电桩属于三个不同的主流品牌。他介绍充电站是一年前建立的,按照最早的规划,充电站只配备了一排同品牌的充电桩。但他很快发现,这个充电桩只适合品牌下的充电应用,只兼容少数“聚合”充电应用。
“如果您在此应用中没有存储价值,您肯定不会在此收费。”因此,为了尽可能“兼容”更多车主的充电需求,于先生在2020年初作为一个新的商业实体加入了另外两个充电桩品牌。
将三个品牌的充电桩“聚合”后,大部分用户都可以去他的充电桩选择桩扫码进行充电。“如果你用高德的充电图,基本上可以扫码充电,完全兼容。”
随着知名充电桩品牌与“聚合”充电应用合作的深入,于先生充电站支持的充电应用逐渐增多。据他统计,除了他加盟的三个品牌,充电桩还可以支持近十五个第三方“聚合”App储值充电。
“自从加入三大充电桩品牌以来,兼容应用越来越多,充电车主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他告诉懂得记笔记的人,目前在充电站“聚合”了三个充电桩品牌,站点的租金还是和以前一样。随着充电用户的增加,充电桩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只能维持收支平衡的充电站也逐渐盈利。“这应该是网上常说的效率比”。
除了于先生的充电站,附近的几个充电站也在加入和增加其他品牌的充电桩。“大家都明白,同样的场地和租金,一定是充电桩越多,支持的应用越多,赚的钱就越多。”
于先生透露,一些“聚合”收费应用已经开始降低收费服务费用,以争夺用户,吸引车主提前还款。因为充电站和特许品牌之间的结算是比较赚钱的,有时候还有活动奖励,这种
“反正已经有固定场地了,造桩的费用也是被牌子砸了。不造白的,不说?”当你理解到在笔记的有限空间内布置这么多品牌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的时候,于先生的回答是,在建桩之前,品牌已经评估过了,建桩肯定没有问题。“反正这些品牌也在吃政策红利。多建电桩只会有好处。”
一个多品牌充电桩的充电站,就像一个同时经营桂林米粉、沙县小吃、潮汕干汤王的社区餐厅。因为兼顾了不同客户的口味,他们赢得了更高的流失率,盈利能力和创收机会更大。
那么那些站点较窄的充电桩,想在难以增加充电桩的情况下盈利,应该“聚合”什么呢?
“充电驿站”跨界求生
“里面有食堂,收费车主在里面用餐可以享受八折优惠。”
在离于先生充电站不到三公里的另一个小充电站门口,招牌上赫然印着这样一行字。
负责指导车主充电的师傅告诉他,他所在的新能源充电站规模比较小,场内只有8个快充电桩和4个壁挂式慢充电桩,所以每个月的利润是可以限定的。在这方面,充电站的负责人借鉴了周边同行的做法,对除汽车充电以外的部分服务进行了“聚合”。
比如和车主有关的洗车,和日常消费有关的精品汽车销售,便利店,快餐服务,甚至他们在简单的休息室放了几把付费共享按摩椅。
“有时候网车司机给车充电的时候,会在便利店买一包烟或者零食饮料。”师傅说,如果私车车主和网车司机在充电的时候和饭局重合,也可以在充电站的萨西多吃。“盒饭10块钱,比周边快餐店便宜。便利店、食堂都是自己经营。”
如果充电服务只能维持充电站日常运营中的收支平衡,那么这种跨境“聚合”服务可能会为充电站创造一些新的利润收入。
原来充电站的员工都在生活吃饭,食堂也做了五顿几十顿。自给自足也能满足充电车主的用餐需求。
师傅透露,充电站的员工还负责销售优质的汽车用品和洗车服务。当员工创造利润时,会有一些佣金奖励,这是大人物自然想要的。在支出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充电站对新业务的“聚合”不会产生太大的成本。或许在充电站业主看来,既然场地租金是固定的,为什么不跨境运营呢?
了解了一些“聚合”收费应用上的注意事项,可以看到除了厕所和休息室,还有精品站和便利店,有的甚至还展示了餐饮和按摩椅休息区。这种模式基本上类似于,甚至略超过,一个两桶油的加油站。
如今,兼容多品牌充电桩、提供跨境服务的“充电站”在全国悄然兴起,为大量充电车主和司机提供“一站式”服务。现在的新能源充电站相对于行业初期已经不再单调、简单、粗暴,运营商正在多元化业务的“聚合”中探索各种创收方式。
他们认为,强调“薄利多销”的新能源充电站,为了盈利和生存,为了在行业洗牌中获得机会,只能加速向兼容和聚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