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目标导向。以提升创业项目负责人经营管理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催生更多优质市场主体为目标,聚焦高科技、产业链短板、“四新”经济以及大众创业等重点领域,量身打造特色精品创业培训课程体系。
二是明确参训对象。根据上一年度各市就业创业人数以及创业培训等情况,下达各市年度训练营目标任务,要求参训对象独有或者共有优质创业项目,获得近3年创新创业类赛事活动市级以上奖项者可优先参训。
三是创新课程体系。设置集中训练和后续服务两个阶段,打造“5+6”课程体系,集中训练设置“破冰拓展+项目展示+理论培训+现场教学+座谈交流”5个环节,后续服务时间不少于6个月,做好项目打磨和微孵化,促成创业项目转化落地。
四是强化跟踪问效。突出培训质量要求,将训练营实施情况纳入创业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全过程管理,关注促进项目转化效果,提高创业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