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氛围集团”的概念在风险投资界十分猖獗。
来源|中国投资网(ID: China-Venture 0)
这一年,哪位创业者没遇到过几个“VC氛围团”?
最近“大气团”这个概念因为星巴克的调侃回复而风靡网络(“星巴克大气团”指的是“带着笔记本电脑在星巴克坐一下午的人”)。很快,“VC大气集团”的概念在风险投资圈就泛滥了。
“VC气候集团”指的是“每天问七八个项目的VC从业者”,今年收入如何?”“壁垒在哪里?”“估值能低一点吗?".他们常年的‘白嫖’足总和企业家拥有最全面的信息,但他们从来没有打开过。”
概念出来的时候,有几个创业者在朋友圈转发,说“好道理”,“现场好像遇到了”,“我不是一个人”;与此同时,一些投资者提到,“每个人都不容易。如果你手里有钱,谁愿意做‘气氛团’?”
2020年对企业家和投资者来说是特殊的一年。
在收紧资金的“低压力”下,“融资难”成为一级市场每年最大的热词。这时候LP选择了用脚投票,少数顶级机构陆续募集到更多资金,而大量中小机构却没有募集到资金。
“九五”效应也在项目端显现。在热点项目方面,“投资不调整”、“一个月估值两倍高”的现象在这个冬天并不少见;但大多数创业者仍然面临着无数的后顾之忧,比如“天天见投资人却毫无进展”、“签TS却大幅降低估值”等。
2021年前夕,Touzhong.com与几位企业家和投资者聊起了他们今年在“风投氛围集团”遇到的融资大起大落。
1个月内要了十几次资料,但一提“投钱”就打岔
吴伶,B轮数据公司创始人兼CEO
“VC氛围团”这个概念太硬了。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空欢喜”。
从下半年开始,投资人活跃起来,一周内5家机构同时和我们见面。但给我们的感觉是,专业投资人还是存在的,只是更多的“外行”是为了看项目而看项目。
在一番自我包装后,朋友圈祝贺XX融资成功,并随口说说与XX大佬的关系有多好。其实没有什么真本事,甚至不能推广项目融资,随便出来聊聊天就行了。
如果只是浪费时间,那就算了。一些投资者有其他想法。
我们遇到了一个投资人。第一,他表现出诚意。他天天让我们微信聊天,一个月之内要了十多次信息,甚至涉及技术核心和商业秘密。
我们团队有技术背景,思考问题比较简单。基本上投资者总是问一问,答一答,想什么就问什么,可谓“倾吐心声”。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每次提到“投钱”,投资人就开始插嘴,让我们很郁闷。
后来我们无意中发现这个投资人的机构在2019年投资了一个和我们型号类似的竞争对手,大概只是为了打听情报而和我们频繁聊天,根本没有投资的打算。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投资行业的水太深了。
记得几年前,我看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投资人准备辞职,自己创业。在离开投资机构之前,他经常遇到这方面的企业家。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投资者充分了解这个行业的各种关键要素、模式和思路,甚至借此机会寻找一些好的行业人才,以满足创业的需要。
以前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想想,可能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投资人,只是还没注意到。
经过今年的“培训”,我对同样在寻求融资的创业者的建议是,在面试投资人之前,先做一些功课。查查投资机构的情况,他们有什么过往经历,他们的钱是怎么来的,他们有什么风险偏好,他们看重什么领域,机构的现状如何。
同时,在签订合同之前,企业家可以要求更多的保护条款,比如过桥贷款、非排他性规定、取消赌博等。没有经验的创业者也可以寻求专业足总团队的帮助。
签了TS后,付款一再拖延,估值下调了近30%。最后,我依依不舍地说了再见
环球互联网医疗公司联合创始人白
2018年我们拿到了A轮融资,2019年一直在找钱,但是没找到。2020年,医疗概念热起来,我们开始频繁接触投资人,希望能拿到一笔钱,把一些想法付诸实践。
但是因为我们的项目知名度不高,创始人的背景也没有市场上的热门项目那么光鲜,所以今年我遇到的风投氛围集团最多。
印象最深的是我十月份遇到的一个投资人。最初接触时,他似乎很健谈,对项目感兴趣,很快就决定签约,对股权分配、估值等问题似乎很随意。
只是在签TS的时候,投资人要求我们签“独家协议”。
《独家协议》签订后,对方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就是不给钱。接下来,当我们的资金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我们跳出便利,开始降低价格,降低估值。
投资者首次表示,融资和估值金额将下调20%,这可以在一天内考虑。我们咬紧牙关同意了。一周后,对方表示融资和估值金额将下调10%。
这一刻,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被骗了。
我们团队开始和圈子里的朋友打听,得知投资人联系我们的机构其实没有什么钱,只能拿到项目,然后去LP集资。
在先“压下”我们的项目后,这位投资者开始到处寻找熟悉的LPs进行改变。但是一个多月只能找到200万。我们的TS签是500万,也许正因为如此,他只能压低估值和融资金额,等着我们妥协。
在了解了真实情况后,我们迅速向投资者说了“再见”。但是,全队还是很沮丧。毕竟我们争取了两年的资金,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现在想想,其实我们理解这个投资人的无奈。但是,既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融资,我们还是希望投资者能够对每一个有诚意的创业者一视同仁。
“只看不投”的核心原因是没钱,一些打着VC旗号的FA机构涌现
冯昊嘉,VC机构投资总监
“VC大气团”最大的特点就是“只看不投”,这也是创始人吐槽最多的一点。
归根结底,“只看不投”的核心原因是缺钱。VC机构的“28”效应,甚至“19”效应越来越明显,小机构,甚至中小机构,筹集资金极其困难,有的甚至弹药为0,一分钱都扔不出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投。
“找”的理由是什么?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投资机构的需求。一些投资机构,尤其是大型人民币机构,只是暂时断气,仍然需要继续关注项目,直到资金到位(等待时间可能是半年甚至更长),或者需要用项目现金为单个项目筹集资金。
因此,机构融资对于投资者来说,力求与项目的持续发展进行协调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投资者的需求。即使投资机构没钱,一方面投资者也要保持对行业和市场的了解,把创业者和创业公司当成提升自己的“工具”;另一方面,了解项目也是他们找到新工作的资本。VC机构的面试越来越注重技术工种,强调对行业的敏感和了解。
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家,卖个好价钱,这是他们不断开发项目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第三,有些组织明明“投资”,实际上却“照顾”。名义上这些机构的主营业务是投资,是真正的FA公司。
2020年一级市场将继续分化,投资业务可以忽略不计的机构不在少数。以投资的名义,“投资人”最后通知创业者不符合投资要求,转而谈财务顾问协议,这是避免一开始就被创业公司拒绝的好办法。
总的来说,“VC氛围团”是行业内由来已久的现象。非龙头企业融资困难,难以选择投资者。这时各种机构开始“钻空子”,违规操作屡见不鲜。
对于创始人来说,这可能是市场不可避免的融资成本。
“VC气氛组”乱象背后:部分投资人概念混淆、估值只看市盈率、人脉广而无用
李昆宇,VC机构合伙人
除了“机构没钱”这一客观原因外,“VC氛围团”现象也反映了行业内两大问题:一部分投资人业务不精,一部分人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人脉的聚集上,但是面广无用武之地。
首先,在我看来,部分投资者“生意差”的核心原因是投资人才的马太效应。
VC/PE投资者的成长路径往往反映出专业投资人才来自专业投资机构,中小机构“补缺”的现象。
目前一些所谓的“VC机构从业者”不精通财务分析,与专业术语概念混淆;PE机构在给企业估值时只看市盈率,在财务预测中只用增长率预测收益的“投资者”不在少数。
讲行业,讲具体业务,打太极的“VC氛围团”一直存在。也许有些投资人对行业不完全了解,出丑还在学习阶段;或者一些投资者含糊其辞,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准备好与创始人沟通。
前者可能因为平台机制而情有可原,后者其实是对创业者的不尊重。无论市场情况如何,“不尊重创业者”都是极其不合适的。
其次,“人脉广但没用”的现象应该给年轻投资者敲响警钟。
多年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资本市场的人脉“重质轻量”。在投资圈,想要人脉广,其实很容易。多参加会议可以多加微信,补几个微信号的人也不少,但只是喜欢微信的朋友。
要想成为合作伙伴,需要投资者展现出真正的自我价值,需要他们之间深度的专业合作:要么共同投资,下一轮共同投资,要么展现专业能力的价值。
没有这些基础,夸夸其谈只会浪费时间,投资后赋权只会是一句空话。
作为投资人,我们建议创业者在专业FA和自身机构股东的帮助下,根据自身情况和议价能力对投资机构进行分类,重点关注有资金实力的投资机构。也可以参考相关数据库查询机构投资案例金额,降低融资成本。
(应被申请人要求,吴昊、白、冯、李坤宇均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