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风格是让它成为可能。”
6月2日晚,当于华伟城东出现在鸿蒙2.0版发布会上时,它正式推出了这款挑战Android和iOS的商用移动操作系统,这意味着华为再次将一个被嘲讽的梦想变成了“可能”。
从2012年开始,华为开始规划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2019年,“华为鸿蒙”商标曝光。从此,洪萌进入公众视野,不仅是华为被技术封杀的一段时间,也是洪萌第一次见世面的一段备受争议又被忽略的两年。
“壳牌安卓”,“世界第三大系统妄想”,“缺乏第三方厂商支持”,鸿蒙系统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大众的关注。但从移动服务层来说,华为推出了HMS而不是谷歌的GMS,从系统层来说,鸿蒙取代了Android和iOS。无论挑战有多大,华为都决心将“核心灵魂”等所有领域本地化。
据悉,华为非常重视鸿蒙的推出。Tech Planet与一位用户沟通了解到:“华为很多人主动报名填表。筛选后安排他们查代码,找bug,查协议,争取完美呈现后上线。”
会议也很顺利,余承东总结了鸿蒙系统的三大亮点:分布式跨终端应用连接特性,轻应用升级原子服务,系统流畅无惧老化。最初,大多数用户愿意升级。
但洪萌长征才刚刚开始,这次发布会并没有看到任何第三方合作厂商表示支持洪萌。智能手机和汽车制造商普遍没有回应。
孤独的华为鸿蒙,不得不独自踏上挑战国际巨头的道路。
在争议中成长,天才必修课?
华为进入操作系统的故事其实是从EMUI系统开始的。
由于华为的移动操作系统是从Android演变而来,EMUI为了解决功耗高、运行效率低的问题,决定为Android更换引擎。
据华为消费业务软件部总裁王介绍,2014年,华为用了470多部手机测试Android的各种问题。面对Android的这些原始顽疾,专家组开出了五个“药方”来解决。2016年,为了优化Android系统,EMUI也做出了更换部分原生Android文件的决定。GPU Turbo、方舟编译器等亮点都是基于EMUI开发的核心技术。
EMUI的这些基础工作也为华为开发原生移动操作系统——鸿蒙奠定了基础。
鸿蒙的使命是挑战移动操作系统领域,Android和iOS面临的争议和孤独应该是意料之中的。和洪猛的同门弟子海斯一样,他们在出生初期都经历了波折,但未知的是洪猛能否像海斯一样走出反攻的故事。
如今,对于鸿蒙来说,最大的争议是鸿蒙是否抄袭了Android,这个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有多大的创新性。
鸿蒙的争议源于有人在之前的源代码系统中发现了Android这个词。正如魅族前高管李楠所说:“安卓和苹果都是基于Linux的,都遭到了炮轰”,并强调:“不建立对开源产权和相关法律问题的清晰认识,这种无意义的撕扯将会继续。”
其实华为Mate 40用Tech Planet升级鸿蒙后,对比安卓体验,普通消费者很难客观区分两个系统的区别。从安卓UI等表面变化来看,洪萌连罗永浩的锤子系统都不如。
在这背后,鸿蒙选择了一条“安全创新”的道路,使用与Android兼容的ASOP等新技术,拥有核心软总线,让鸿蒙看起来像Android,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期望过高的消费者认为鸿蒙不够惊艳。在他们眼里,中国所希望的华为,想要颠覆安卓和iOS,做下一代的R&D,而不是这种1.5式的创新。这种高期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海思在芯片领域的反击,给了大众信心。
2004年,华为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海思。最初的五年是未知的,接下来的五年是艰难的。
2009年,海思公司开发了第一款手机处理器(AP)芯片————k3v 1。采用的技术是110nm,而当时竞争对手用的是65nm甚至45到55nm。这种芯片是众所周知的落后,就连它的手机型号华为C8300也几乎不为人知。华为首款手机芯片并没有在市场上引起什么波澜。
海斯第一款著名的手机芯片是K3V2,但是这款芯片因为发热严重、功耗大等缺点而被用户所熟知。当时从Mate1、Ascend P2到P6、D2,搭载该芯片的华为手机普遍被用户吐槽,甚至有用户在网上大喊:“用这么蹩脚的芯片,我敢卖2000多块。”
但是在华为内部,任政非一直坚持华为手机要用海思的芯片,余承东也曾发布朋友圈表示:哪怕早期K3V2竞争力严重不足,早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品牌和经营都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始终坚持打造自己的芯片的核心能力,坚持使用与培养自己的芯片!
而且直到今天,坊间对海思还有争议,认为麒麟系列芯片是“美国的EDA软件,加上ARM的授权”基础上,搭积木的芯片而已。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种谬论只是不熟悉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要知道,在全球移动芯片市场上,超过90%的处理器采用ARM架构。
打个比喻来说,海思和苹果等企业设计了大厦,不会先去建设一座水泥厂。当然,从另一层面来说,华为海思与鸿蒙两大创新业务,所面临的的争议,也是天才成长的必修课。
孤独的鸿蒙生态,对抗安卓还是效仿苹果?
对于新生的鸿蒙来说,争议之外,意料之中的孤独也真实存在。目前鸿蒙生态中,手机厂商中只有魅族明确加入,当然魅族手机还不加盟,只有魅族的智能家居系列产品支持。
魅族一家企业的支持力量是薄弱的。据IDC发布的2021年Q1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数据显示,尽管华为掉出前五,头部玩家还是老面孔,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占据了总数的72.8%。根据2020年的数据,魅族可能只占据国内市场的0.3%市场份额。
对此网友打趣道:魅族才是实至名归的国货之光,当年的阿里云OS是魅族在苦苦支撑,联发科芯片鸿蒙也倾全力支持,现在的鸿蒙系统又率先接入。
调侃背后,也是源于华为的尴尬现实。虽然鸿蒙选择兼容安卓这条道路,目前已经有200+主流App支持。但生态建设成败与否,还是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据鸿蒙的开发人员李某向Tech星球介绍,目前教育行业、健身健康行业的App也在拓展中,这些App将会适配一些手机以外的智能硬件。而且对于这次发布会提到的原子服务,“类似升级的小程序和轻应用,打个比方,拼多多等第三方企业,也可以来开发系统层的轻服务。”
这些预想中的美好,不知能多大程度支撑华为生态。鸿蒙最大的无奈,还是华为手机自己不能规模化支持。缺乏其他手机厂商支持、华为手机越卖越少的情况下,鸿蒙的“理想国”并没有那么容易建成。
但也不用太担心鸿蒙面临的局面,海思当年面临的孤独,比今天的鸿蒙还要难。
对于海思来说,2004年至2007年的这三年里,海思芯片对外销售几乎为0!直到2007年,大华集团第一份20万片视频编码芯片的合同,才是海思真正意义的第一份外销大单。
但海思比鸿蒙幸运的地方在于,海思当年有华为手机的顶力支持。“万年 K3V2”支撑华为手机的型号,从P1来到了P6。从P6后,海思也终于推出了和主流水平持平的麒麟910。很快领先高通技术一个月的麒麟920也被推出,开始在荣耀与华为诸多机型上部署。
2020年,根据 CINNO Research 的半导体产业报告显示,华为海思首次超过高通,以 43.9%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市场出货量最大的芯片品牌,反超高通11个百分点。因此,“华为手机养大了海思芯片”这种说法并不为过。
对于鸿蒙来说,今天华为手机出货量已经从世界第一跌出前五,归纳到各种榜单不会单独列出的Others行列中,已无法“养大”鸿蒙生态。鸿蒙未来的发展,如果永远兼容安卓,存在的意义不显著,如果效仿苹果走独立生态之路,自身和外部的支持力度又不足够,这才是鸿蒙最大的隐忧。
鸿蒙未来的命运,用一位B站用户的话术就是:鸿蒙差不多就是AOSP的分叉,好处是后续方向掌握在自己手里,坏处可能跟安卓主线的差异越来越大,对Android 后续特性的兼容变差,同时自己的新特性越来越多。推广的好,可能软件厂商会分别做适配,不好的话以后就当做低版本Android 处理了。
复刻海思的传奇,鸿蒙的未来之路
鸿蒙肯定羡慕海思的命运,梦想着最终上演国产芯片一般的逆袭传奇。
这次发布会上提到即将发布的华为P 50,仍采用海思最新一代的麒麟9000系列芯片,这款芯片是业界首个5G SOC,不仅做到了基带和芯片的首个集成,而且是全球首个5nm工艺的芯片。从望“芯”止渴到全球领先,海思用了10年时间,这是中国芯片30年未有过的壮举。
对于鸿蒙来说,可能没有这么长的发展时间了。优化和完善系统可能还是其次,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加紧生态建设。没有玩家的操作系统,一如微软的WB系统一样,不是死于技术不先进,而是死于生态逐渐荒凉后的沙漠化。
在发布会的最后,余承东简要提到了鸿蒙目前的生态合作伙伴。从目前看,魅族已经率先支持后,未来荣耀应该也会低调加入。鸿蒙的生态需要更多的伙伴加入,而鸿蒙生态的唯一机遇,可能就是在其强调的万物互联,也即更多的智能硬件产品与企业加入。
目前鸿蒙确定的生态合作伙伴中,有老板、九阳、美的、方太、苏泊尔、极米等生态合作伙伴。大多是传统硬件企业想要转型智慧生态,而目前拥有较大物联网生态的几家互联网企业,则还没有明确支持鸿蒙系统。
当然,华为自身的1+8+N战略支持也十分重要。官方数据显示,华为智慧生活APP已经拥有4亿APP装机量,活跃用户5400万+,其中华为手表和平板电脑都在2020年都曾达到全球第一的销量,华为电脑和智慧屏,以及音箱等其他业务则在快速增长。
余承东也提到,智慧生活是华为未来10年的重要战略。借助鸿蒙的万物互联特性,落地到智能机以外的各种智慧设备中,是鸿蒙能够活下来的关键。
遥想当年阿里的YunOS,也是完全兼容安卓,但阿里自身没有硬件生态,仅有合作的上汽新能源以及投资的魅蓝支持,落得个无疾而终的命运。如今,谷歌也在加紧开发自己的未来操作系统Fuchsia,留给鸿蒙的时间并不太多了。
鸿蒙系统,究竟能否复制海思的传奇,在国产技术突破方面再次彪炳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