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公园社区的建设路径,有助于成都深化公园城市的理论和实践,构建未来新城市形态的底层支撑,种植高品质生活和宜居场所的优势,探索特大城市的现代治理路径。
公园社区作为公园城市的基本单元,不仅继承和融合了“生态社区”、“可持续社区”和“低碳社区”的理论思想,而且突出了新发展观引领下的创新发展。是一个“人、城、景、业”融合共存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与传统社区相比,公园社区有六个内涵,即美好生活是目标追求,绿色家园是发展背景,以人为本是核心理念,融合共生是基本要求,人文魅力是特色魅力,和谐共处是治理理念。
公园社区强调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因此,公园社区的规划建设思路应从“社区建设公园”转变为“公园建设社区”,从“社区空间建设”转变为“社区场景建设”,从“标准化支撑”转变为“精准服务”,从“封闭社区”转变为“开放街区”,从“标准化管理”
公园社区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基本空间单元,也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审美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直接体现。要全面落实公园城市理念,探索公园社区建设新模式,可以围绕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探索。
功能组合促进共同联想。以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理念为指导,合理配置住宅、工业、配套设施、消费、人文、生态等功能,鼓励社区整合多种功能,混合土地功能,灵活组合空间,积极构建更加一体化的空间布局模式和功能组合模式,创新探索TOD综合开发模式等以城市为基础的模式,打造功能复杂的区域功能综合体。
充满绿色促进相互欣赏。鼓励利用河网、连续绿地、景观道路沿线绿轴将社区外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绿地引入社区,促进与社区公园绿地的无限共生和融合。以社区绿道为轴线,将多层次、多类型的社区公园有机串联,围绕公园绿地布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中心,打造“公园”空间布局模式,促进公园形态与社区空间的有机融合。打破社区僵化的功能划分,创新利用公园绿地缝合渗透社区功能空间,放大公园社区的景观效益,积极营造城市与绿色交融的绿色景观。同时注重邻里、邻里空间、街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全面推进拆迁绿化、立体绿化、道路绿化、多彩等方式。从而提高公共空间的绿色视觉率和居民的绿色感知。
开启活力,促进共生。坚持用美学的观点审视社区空间的建设,加强对社区空间形式和风格的控制,实现秩序与多样的统一,塑造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新社区形象。以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突出创造多功能、服务设施多样化、满足多层次人和多样化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景,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活力。充分挖掘社区文化特色,继承和保护社区历史文脉,鼓励艺术创作、艺术展览等创意文化植入,创新聚合沉浸式、高端新兴文化,积极打造记录社区符号的文化设施载体,不断提升社区人文性和居民归属感。
完美搭配,促进分享。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服务半径和使用频率,打造平等便捷的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充分保障整个社区的福祉。立足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准确分析各级人口特征,注重覆盖不同人群需求,因地制宜配置社区食堂、老年学校、学前儿童托管中心等质量提升设施,力求打造特色优质的生活服务场景。同时,以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口,推进社区传统商业转型升级,打造园区化、全年龄段、全时段社区商业消费新局面,积极打造优质社区生活服务圈。
安全和韧性促进互助。加强社区安全体系建设,用新思路引导综合防灾等安全设施建设,用新思路完善安全监测预警等安全机制建设,全面增强社区应急救援能力。同时,积极推进海绵社区建设,加强安全冗余空间规划和灵活空间设计,不断增强社区的自适应和自恢复能力。
多元合作促进共同治理。坚持建设现代城市、实现现代治理的战略方向,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搭建基于法治、友爱、公益的合作共治平台,推动城市发展、社区治理、民主参与同频共鸣,积极实现社区发展与治理良性互动、秩序与活力动态平衡。鼓励智慧融入社区每个角落,构建全方位实时感知社区运行的智能系统,创新构建数字化社区平台,积极打造智能生活、智能办公、智能生产一体化的智能服务场景,全面提升社区安全管理和智能管理水平。
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成都正在探索一条从理论研究、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到建设实践的公园社区建设之路,这将为在增强公众获取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前提下,建设实践新发展观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