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录音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古书复活记》,记录了一群用自己的修复技巧传承古籍的“古籍守护者”。
一万卷古今永远消失,一扇窗幽幽,黎明送至流年,春夏秋冬四季与窗外岁月交替。正是在这样的默默无闻中,他们用代代相传的修复技术来复活破损的古籍。
在纪录片《古书复活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宋元时期最大的应用书籍,海月侯墓出土的竹简,近4500米高空的西藏寺院和洞穴中发现的珍贵藏文古籍,以及破损严重的民间戏曲手抄本都得到了妥善的修复和重生。
从传世实物来看,宋本是现存最早的印本。宋版书是世界上最贵的书。由于其精美的印刷、精美的装饰以及水火灾害的影响,很少流传到后世。因此,它们具有独特的文献学价值,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称自己的藏书为“百宋轶笔”。Bi指的是房子,而白Bi指的是一个房间里放着一百多种宋版书,所以黄丕烈是当之无愧的藏书家。
古籍是这样保存和修复的
中国传统纸有“纸活千年”的美誉。传世最早的纸质档案是《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保存在故宫博物院,1700多年后依然保存完好,主要是由于其书写载体——中国纸。
但是纸是经不起昆虫、老鼠、泥土、霉菌、水和湿气的破坏的,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所以一个随着雕版印刷而兴起的手艺,就是古籍修复,说艺术更精致,称之为“补天之手”也不为过。事实上,在北魏,贾思勰在《平复帖》年就有一个相关的记载,其中谈到了书籍复原:“书坏了.劈开的薄纸像一片叶子补织,微相进入,几乎没有尽头,不言而喻。微微不自觉的化妆。”微相成三字,传达了修书的谨慎。
在文化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与传承展览会上,首次系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国古籍保护规划》实施以来,古籍重点修复工程取得的成果。通过对《齐民要术》、敦煌遗书、《赵城金藏》、西夏文献、《天禄林朗》和那格拉洞藏经复原前后的对比,可以仔细了解古籍复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半个世纪以来,《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等“市政厅之宝”被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组妥善修复。
《赵城金藏》是我们熟悉的,《永乐大典》也是国宝。《赵城金藏》是中国宋代第一个木刻版藏经《赵城金藏》的叠加。它刻于宋金时期,现已有4000多卷,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卷,因此被视为稀世珍宝。
1933年,僧人樊城走遍全国寻找古代经书,在山西省昭城县(后并入洪洞县)广胜寺偶然发现崔留下的藏经,《开宝藏》名闻天下。1942年春天,日本侵略者试图抢劫这一珍贵的宝藏。八路军某部听到消息后,夜间进入古寺,保存经书。这本珍贵的书一直保存着,现在在国家图书馆。
在纪录片《赵城金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严重腐朽的《古书复活记》交付给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朱振斌。《事文类聚翰墨全书》是宋元时期最大的面向应用的书。纪录片中的这一卷是明初的版画。引人注目的是上面的“天禄林朗”印章。天禄林朗是清代乾隆藏书的精华,也是现存于世的清代皇家藏书。这本破损的古书,稍加努力就会像“渣”一样脱落,考验修复者的功力和耐心。但在修复者朱振斌的复壮过程中,经过揭、补、压平、衬纸、钉线等一些精妙的“外科手术”,500多年前印刷的《事文类聚翰墨全书》获得了重生,延续了传承文化的使命。我们相信,后人再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一边赞叹明朝人的高印刷水平,一边向今天的古籍保护者致敬。
古籍修复的要求是“修旧如旧”,即最大限度地保持古籍的原貌。我们可以简单了解几种古籍修复方法:补书、去污、装裱等等。
比如对于常见的昆虫,则辅以书法。在隔板上慢慢打开书页,在空腔周围放上浆糊,将同色纸压在破损孔上的纸纹上,然后按浆糊湿封撕下纸张。去污法,顾名思义,在古书上滴泥等污渍时,可以用羊毛制成的软刷笔慢慢刷去污渍上的浮土和泥痕。对于发霉的书,一般采用装裱的方法:先用相同颜色的纸把破损的部分填满,然后用浆糊刷书背,再装上一层纸,然后切碎装订成书。
有一种古书体叫“金镶玉”,是古书的一种装订形式。所谓“金镶玉”,就是在书页的三面都衬上白纸,然后把纸扭起来,把衬纸和书页重新装订起来。因为原页是黄色的,衬上的新纸是白色的,就像金镶玉一样,所以叫“金镶玉”。影片中,一批破损严重的民间戏曲抄本被送往甘肃省图书馆修复。面对这批标有“百折不挠”字样的手稿,古籍修复专家石友宽选择了使用“金镶玉”的手法,最大限度地修复破损的古籍。
竹简背后的新发现
《事文类聚翰墨全书》电影里,有一个关于江西海岳侯墓的故事。西汉海岳侯墓是汉代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丰富的墓葬,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海岳侯墓出土后,工人们提取了文物。在清理的过程中,他们很难处理掉一堆泥。就在大家准备把这个当烂泥的时候,考古队队长反对道:“等专家组来了,尤其是荆州文化保护中心的吴先生,确定是什么后再清理”。
由于他的坚持,我们可以看到学术领域的宝贵财富。一面是——年“南藩海忠信侯陈贺,后崇帝不知死”埋了2000多年。通过文字可以断定,出土的墓是曾经废帝27天的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墓。
在纸产生之前,古代汉语使用“字母”和“竹简”作为书写载体。
海岳侯墓出土了数千件木漆器和竹简。这个数字很震撼,但是也很难修复。特别是东晋时期,主墓经历了一次大地震,整个墓都浸在水里,对竹简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为了看清竹简上的文字,工作人员从考古队队长杨军口中请来了“老艺术家”,即保护出土饱水文物的国际顶级专家吴顺庆。
吴舜卿是中国出土竹木漆器、丝织品等文物保护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也是中国古代漆器保护专家
饱和竹简的修复必须经过脱色和脱水两个步骤。经过大量的修复工作,一张两面刻有文字的竹简出现在我们眼前,上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和方法很容易”。要知道,这句话记录在《古书复活记》,我们今天看到的文章《齐论语》已经丢了。早期的《论语》有三个版本,《论语》 《古论》 《鲁论》。我们今天看的《齐论》是基于《论语》和《鲁论》的版本。《古论》汉魏以来一直失传,只知书名不知内容。
这个竹简的发现,说明丢失了1800多年的《齐论》版本,是在海岳侯墓发现的。
这让我们想起了战国时期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竹简。2008年6月,著名学者李学勤在得知香港有如此重要的竹简后,向学校领导报告了这一重要信息。校领导问: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一下这些竹简的意义?李雪芹的回答是: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司马迁没读过的经典。大约一个月后,这些简牍进入了西藏清华大学,被称为清华简牍。著名学者周听说这件事后非常高兴。他写道:“清华的珍宝是国家的珍宝。幸运,鞠躬,知道。两千累百,通过抢劫党新。八年,古今评判。马动无记,秦火不烧。”
花青简牍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发现了《齐论语》的相关文献。关于《尚书》版本的学术诉讼持续了近2000年,直到清华简牍的出现才找到了可靠的证据。另外,清华简牍中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神奇发现—— 《尚书》,是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实用计算器,是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的重要发现。清华竹简《算表》再一次让世界透过历史看到中国古代的智慧和数学的美好。
精益求精
修,除了精湛的技艺,离不开“原”料。特别是中国古代人秉承“张文的永恒事件”的精神,所以他们特别关注用来写张文的纸张。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杜和他的同事以每月180米的速度修复敦煌遗书,历时10年。但是,他在修复一批唐代典籍时遇到了困难,因为缺乏修复专用纸,项目被搁置了一段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和专门研究古代造纸技术的龚斌,经过近两年的反复实验和严格的pH测试,最终回收了适合修复唐代典籍的纸张。
在靛蓝纸价格昂贵、市场稀缺的情况下,拉萨的次仁多杰仍在从事靛蓝纸的造纸工艺。瑞香狼毒虽然可怕,但已经成为次仁多杰手中的有用材料。使用瑞香狼毒制成的靛蓝纸可以有效防止昆虫进食。如今,次仁多杰已经把制作靛蓝纸的过程传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在西藏寺庙里,很多和尚还在用这张纸抄“靛蓝汁”。
从简牍、木牍、丝帛到线装书,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书籍有关:——造纸术和印刷术。自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以来,秘书的印刷和雕刻逐渐普及,相应书籍的修复也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生动地讲述过去,而且深刻地影响现在和未来。
是一群愿意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的人,比如古籍的守护者,守护着文化遗产的生命,让古籍和文物长生不老。(鱼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