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书盲箱、美女盲箱、高校录取通知书盲箱相继出现,跨境营销逐渐成为主流——
“小盒子”能带来多少“大惊喜”?
近年来,能带来随机体验的盲盒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并在市场上流行起来。很多商家跨界推出盲盒产品,“盲盒”的营销方式越来越火。但与此同时,盲箱圈逐渐吹起“炒作风”,盲箱带来的过度消费引起关注。
所谓盲箱,就是把不同的产品放在箱子里,消费者买的时候打不开箱子,只能凭运气把货抽上来。近年来,这种随机体验的产品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并成为一个热门市场。
如今,盲盒经济已经迅速走出圈子,“盲盒”营销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各行各业都跨境推出了盲盒产品。然而,最近过热的盲箱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规范和解决。
盲箱的经济热度不减
沈女士,家住北京朝阳区,盲箱爱好者。从2018年开始,她几乎每个月都买盲盒。沈女士说,盲盒的神奇在于未知,所以享受打开盒子的兴奋。当你改变心情或者寻求娱乐和刺激的时候,你会想到买盲盒。
2019年以来,盲箱经济越来越受欢迎。据统计,盲箱玩家多为女性或18~35岁学生,月收入8000 ~ 2万元。
专家认为,年轻人更愿意为盲盒买单,更追求个性、潮流、陪伴等配饰的价值。很多盲盒产品不仅外表受人喜爱,更注重情感价值,如陪伴、疗愈、自我满足等,从而抓住年轻人的心思。
2020年,由于疫情因素,上班族和学生群体在家的时间会更多,盲箱经济会变得更热。2020年儿童节期间,品多多的统计显示,盲盒在十大热卖商品中飙升至第二位。双11,盲盒网上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70%以上。2020年12月11日,盲箱产品巨头泡沫超市也登陆香港交易所.盲盒的流行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关注。
在中国政法大学陈中云教授看来,盲箱是新文化圈之一。随着圈子消费的上升,盲盒文化获得了很多人的文化认同,这也是推动盲盒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
跨境营销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盲箱出圈,很多商家跨界加入竞争轨道。“盲箱”的营销方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盲箱经济延伸的商业模式也在许多行业被复制和借鉴。由此,小盒子超越了时尚玩具的普遍概念,延伸到许多行业。
自2020年以来,包括故宫、麦当劳、上海迪士尼在内的许多商家都在营销中引入了盲箱的概念。宜家、明创优品、综艺《国家宝藏》、星巴克等也推出了盲盒系列产品。
正在北京上大学的左,最近买了一个星巴克的盲盒。“星巴克盲箱7个,涉及6个常规款和1个隐藏款。熊是原型,包括圣诞老人、麋鹿、狐狸、哈士奇、雪人等。看起来很可爱。”
此外,书籍、美容化妆品、大学录取通知书、新鲜食品的盲箱层出不穷,让人觉得“什么都可以瞎”。
"盲箱现在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商品."陈中云表示,盲盒不仅是设计师和粉丝沟通的桥梁,也是品牌传播自身价值观的载体。传播自己的价值观无疑更能抓住消费者的心。同时,盲盒蕴含的创新设计和文化影响力,盲盒热的浪潮和品牌跨界盲盒的衍生形式,让“潮流玩具”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
避免陷入消费的陷阱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几家商场,了解到盲盒一般都是串联销售,10~12个串联,50~80元单个,价格近百元。收集一个系列,不包括稀有的,大概要1000元左右。盲盒消费,对于经济实力弱的年轻人来说,不算太高,但显然也不算太低。
95后盲盒爱好者邵女士告诉记者,按照盲盒的最低价格,比如每月消费1000元,这个购买力只能算是圈内中等水平。如果你特别爱收藏盲盒,“烧钱”是肯定的。
据记者采访,炒作是当前盲箱经济的一大特点。绝大多数盲箱系列都有隐藏模型,画出隐藏模型的概率很低。所以,想要收藏系列娃娃的粉丝,需要花更多的钱和精力。为此,一些粉丝直接在网上购买“二手盲盒”。目前一些二手平台上高价出售的一些隐藏式盲盒已经从单个几十块钱炒到了1000多元。
很多家长担心盲箱经济过热也会对未成年人的消费观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020年6月,山东一名12岁女孩三天内花1万元买了一个盲盒的消息冲到热搜,未成年人盲目消费盲盒引发网友热议。
业内人士认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避免他们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要规范盲箱的经营秩序,及时查处不透明的经营行为、虚假广告和产品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