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勾勒了未来五年数字经济的发展蓝图。在此背景下,多方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数字经济“十四五”计划、新时代推进“互联网”的政策文件、新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计划等一系列重磅政策即将实施。同时,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地方政府正在加紧规划未来五年数字经济重大项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业内人士指出,在多重政策红利的催化下,数字经济将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预计“十四五”期间,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产业将带动超过60万亿元的经济产出,经济增长的引擎动力将更强。
数字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3月29日,2021年第一季度四川启动重大项目,总投资7994亿元,包括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34个新的基础设施项目。3月17日,温州启动4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46亿元,其中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优质产业项目24个,占总投资的62%。
“十四五”第一年,地方政府相继吹响了重大数字经济项目的组装号。与此同时,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未来五年出现了许多数字产业项目计划。
3月22日,浙江发布全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十四五”期间,围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强化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安排11个计划投资1851亿元的重大建设项目。福建此前提出,到“十四五”末,数字经济增加值将超过4万亿元,占GDP的近60%;搭建100多个高水平数字创新平台,拓展一批特色数字产业。
这只是未来五年中国数字经济建设蓝图的一部分。“十四五”计划纲要提出要在数字经济中创造新的优势。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占GDP的10%。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培育和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的数字产业。
专家认为,“十四五”期间,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产业的发展是拓展数字经济新引擎的重要起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数字转型研究室主任高英迈表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的快速增长远远超过传统制造业,其引领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日益突出。“十四五”期间,培育和发展新兴数字产业将通过技术乘数效应和数据授权效应的叠加和倍增,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中国信息与通信研究院院长俞晓晖对记者表示,数字产业化是“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建设的重点之一。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进入应用爆炸阶段,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工业生产体系更加完备。预计“十四五”期间,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产业将带动经济产出超过60万亿元。
重磅支持政策酝酿待出
“十四五”计划纲要概述了新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记者获悉,“十四五”期间新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正在编制中,将加快建设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数据中心和5G绿色优质发展。此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副主任杨晓溦日前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正在快速制定,包括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快5G网络规模部署,积极部署6G网络技术储备,全面推进IPv6应用规模部署。
在产业发展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列举的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和十大数字应用场景,以应用为牵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发展,努力培育开源生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十四五”期间,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例如,湖南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占区域GDP的11%,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产业集群区和应用引领区。浙江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占地区GDP的15%,打造全球数字转型高地。
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专家认为,在多重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数字经济建设将迎来新一轮高潮,但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数字经济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激活和释放。
“供给方面,目前的数字产品和服务还处于酝酿期,新业务内容单一,互动性有待提高,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中,新动能有待提升。”高颖一说,下一步就是坚持两轮驱动和一体化。推进数字产业化,要努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基础核心技术,培育生态优势强的龙头企业,发展数字产业集群,在5G、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产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在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各主体的信息消费需求,加快传统产业的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支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中国信息与通信研究所
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克指出,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尚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化转型基础还需夯实。贯穿整个制造业过程的生态化部署较少,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不强,数字化转型软硬件整合解决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孙克表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重点、难点和关键都在制造业。要夯实制造业数字化基础,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深化各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规模化定制等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