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扎实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去年,全县农业实现产值115.5亿元,增长9%。
“坚持以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重点打造以粮食为主导,果蔬、畜牧、水产为特色,休闲农业为补充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全领域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齐河县委书记孙修炜说。
全要素推进农业绿色化转型
“水肥一体化可多次给水、施肥,比常规管理节水、节肥均达到30%,单季亩产提高100多斤。”日前,在位于齐河县的国家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种粮大户李建国正对1000亩小麦进行田间管理。
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志庆说:“通过把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应用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当中,搭建起智慧农业的监管平台,实现虫情监测、气象观测、病虫害防治和自动喷灌远程控制,助力农业绿色生产。”
去年以来,齐河县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县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100%,化肥使用量下降3.64%,农药使用量下降5.1%,无人机“一喷三防”覆盖率达到100%,4.5万亩喷灌、渗灌水肥一体化耕地实现节水70%。该县还首创“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种养结合化+生物多样化”模式使秸秆综合利用率97%,入选农业农村部“秸秆农用十大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6%。
“齐河在全国率先发布小麦、玉米质量安全生产标准综合体县市规范、社会化服务标准综合体县市规范2个国家级标准规范,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育种中心、小麦玉米质量研究所,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均为100%。”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邵朱军说。
目前,齐河整县开展“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培育“齐河小麦”“华夏一麦”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90个、国家地理标志5个、绿色食品25个、有机农产品25个。“黄河味道•齐河”区域公用品牌整合44个涉农商标、200多种产品,与13个省市、500余家连锁超市、社区驿站联动合作,让“齐河味”走进全国百姓家。
全链条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齐河县食品产业园、协同创新育种中心等10个功能板块,目前已完成粮食仓储烘干、作物育种、农产品检测功能建设,核心建筑大地之环预计五月份完成。”山东齐源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李德勇说。
据介绍,中心将为种植户、合作社、加工企业提供育种、技术指导、粮食烘干仓储等服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完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齐河县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建立从供种、种植、收获、仓储、加工、销售全链条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齐河县以大平台建设推动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已建设农业产业园、示范区40个。据了解,齐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国5个以粮食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年粮食加工能力28万吨、总产值可达到73亿元。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则立足小麦、玉米产业链条实施全链融合、生态循环等项目19个,总产值将达到113亿元,目前正在打造7500亩绿色食品产业园。
目前,世界500强雅培集团、新加坡丰树集团等强企名企相继落地,全县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150家,食品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全环节巩固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今年,在山东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分红大会上,焦庙镇西姜村村民领取了公司托管本村土地的收益分红。村民于斌说:“一亩地比往年多收入了三四百块钱,大伙儿非常高兴。”
据了解,山东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采用“433”保底+分红模式,全程托管西姜村650亩地粮食生产,仅玉米一季村集体实际增收3万元。
公司总经理李朝纲介绍,生产各环节由公司全托管,除保底收益外,其余盈利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占三成、服务公司占三成、农户占四成,通过形成利益共同体,不仅破解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难题,也为农民和村集体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
让农民更多分享集约生产收益,齐河县成立乡村振兴集团,全面推行“供销社+国企+乡镇联合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联农带农模式,推广统一秸秆还田、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深耕作业、统一良种供应、统一宽幅精播、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植保服务、统一收售服务的“八统一”全链条服务。
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800余家,综合托管率91%,全程机械化率100%,年社会化服务面积900万亩次,亩均节本增效300元以上。
邵朱军介绍,全县101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