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措施》省域特色明显,提出创建“产业大脑+晨星工厂”新模式,力争建成“产业大脑”50个以上,在高端装备6个重点行业打造一批“晨星工厂”,引导更多制造业企业和产业集群向智能化转变。记者了解到,所谓“产业大脑”,是以数据为核心的产业治理和创新服务基础设施,是推动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底层支撑系统,重点围绕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建设,通过数据协同、数据赋能,推动生产方式、产业形式、商业模式、企业形态重构。
聚焦山东数字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若干措施》推出6个方面23条具体措施:建立数字设施支撑能力提升机制,主要是开展“网络能力”“存储算力”“感知能力”三大提升行动;创新产业数字化赋能机制,主要包括探索产数融合新路径、创建“产业大脑+晨星工厂”新模式、打造数字化应用新场景、建设工业互联网新平台四项措施;健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机制,主要是实施创新平台能级跃升、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创新主体梯次培育、数字产业链提升、“双碳”数字化驱动、数字创新人才引育六大工程;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提出健全数据要素汇聚、共享开放、融合三大机制;优化多维数字治理机制,主要包括数字政府引领、新型数字监管、社会协同治理三方面措施;完善数字经济发展保障机制,主要是健全统筹推进机制、塑强要素支撑保障、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四项措施。
《若干措施》对数字经济总量、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开放率等都提出明确目标,不少目标相比山东“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标准进一步提高。在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方面,山东也进一步加大力度,将提升数字设施能力作为重要内容,提出5年内新开通5G基站15万个以上,总数达到30万个以上;在现有3个“千兆城市”(济南、青岛、日照)的基础上,5年内再建设10个以上;启动“风光储能+大数据中心”建设,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用电成本,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省数据中心将节约用电1亿千瓦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