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精准政策“工具箱”
优化两业融合顶层设计,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增强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推动融合发展”,出台《辽宁省服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连续3年制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建立省市联动、部门协同的“横+纵”融合发展推进体系,其中,大连市印制《服务业助企相关政策措施汇编》手册,推动惠企措施精准直达;营口鲅鱼圈区加强要素保障,对物流企业利用原有土地建设物流设施给予调整容积率支持;营口港口金融创新试验区拓展融资渠道,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粮达网、东北粮网等金融平台服务企业100余家;沈阳铁西区人力资源产业园探索多城联动、区位互补新模式,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联盟,建设直播带岗基地,开展灵活用工、新业态用工、共享用工和“舒心就业”平台建设。
二、推动产业生态升级再造
引导企业立足优势领域创新突破,全方位构建产业生态系统。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建设智慧配煤系统、智慧铁水运输系统和智能化料场集中管控中心,着力构建钢铁智能制造生态圈。行健数控建立工业服务智能化平台,培育工业零备件供求—检测—维保一体化新业态。亚明汽车聚焦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运营管理模式,打造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东软集团自主研发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座舱,引领车联网产业生态创新发展。
三、激发制造服务业发展潜能
加快打造孵化平台。沈阳中关村全面植入北京中关村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提升创新孵化水平。辽宁魔术师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的汽车电子技术与产品远销欧美,沈阳英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具有创作菜品功能的智能炒菜机器人,辽宁新嘉合精密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高端数控机床交钥匙解决方案等多种创新技术服务,沈阳沃尼德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内外高端客户提供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紫光中德通过紫光沈阳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沈鼓集团设计完整的“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弥补沈阳二一三电子对发展计划、员工、项目、安全的把控缺陷,提升沈阳兴华航空电器在供应链管理、内部协同、对外宣传及决策分析等环节的运营效率。
四、培育融合发展新模式
发展全生命周期管理。沈鼓集团将数字化转型应用到用户关系维护和售后服务中,有效实施营销策划和对用户机组的在线监测、故障诊断。特变沈变集团建立电力变压器智能运维平台,涵盖信号处理、特征提取、健康评估、衰退评估、故障诊断、健康预测、可视化等综合功能。鞍钢建设营口钢结构分公司建设5G信息化生产智云平台,实施智能数控设备一次成型加工,实现对钢结构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开展精准个性定制。海心山能源建立以用户有效室温精准控制为目标的全网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构建数字化管控供热模式。沈哈红运构建“供应链生态圈”,为不同行业解决物流“最初、最后一公里”需求问题。新瑞碳材料通过短视频平台等线上推广方式精准对接目标客户群,拓展私人订制品牌销售渠道。释放工业文化价值。冰山慧谷1930智慧综合产业园、沈阳1905文化创意园、中国工业博物馆等通过盘活“工业遗产”,打造集生产展示、观光体验、教育科普等于一体的创新创意空间,丰富现代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