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发射的“吉林一号”A星重量达到420公斤,这是“吉林一号”的第一代卫星。对于一颗商业卫星来说,要发射这么重的卫星,成本是十分巨大的。经过科研人员几年不断总结,到2019年,第三代“吉林一号”卫星的重量已经降至40公斤,单颗卫星成本随之降到第一代卫星的十分之一。
长光卫星副总经理 贾宏光:目前公司正在进行第四代技术的研发,在保证使用性能指标不降低的情况下,卫星的重量和造价相较于第三代卫星降低一半,发射成本降为原来的三分之二,于国际同类卫星相比,卫星性价比处于领先地位,有利于星座建设快速推进。
技术创新使得卫星的技术水平不断增强,性价比迅速提升,卫星的产能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此带动下,一批机械制造、光学制造、光电传感技术以及遥感信息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商业航天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完善。
长光卫星副总经理 贾宏光:随着卫星设计研发总体能力的提升,也驱动供货商的技术持续创新,适应我们的产品需求。商业卫星的发展和产业链的构建密切相关,从卫星制造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包括后续的数据开发能力,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才能保证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达600多家,形成了从卫星生产发射、运营管理到后期的数据分发、信息应用的全套产业体系。
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 潘爱华:我觉得,未来健康的产业肯定是有一个国家队,然后有一批充满活力的民营航天企业,构成良好的航天产业体系,各自发挥不同的优势,这样才能把产业做得更加健康、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