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之“进”支撑发展之“稳”,建湖县委书记祁从峰表示,紧扣“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坚持产业主导地位不动摇,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奋力在区域竞争赛道上拼出精气神、跑出“加速度”。
集群成链,培育优势产业“生态圈”
“高测20GW光伏大硅片项目发挥公司在光伏切割方面的核心优势,建设智能化程度高、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数字化工厂。”盐城高测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助理孟宪春说,一期10GW单晶硅片项目正在试生产,二期已经开工建设,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80亿元。
“‘落子’建湖高新区,除了清晰的产业定位、优越的投资环境外,良好的产业配套也是吸引我们的关键。”“双碳”风口下,建湖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布局晶硅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等6条重点产业链,绘制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地图,按图索骥、靶向出击,锻长板、补短板,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悦阳光伏组件、益佳通电池、大生半导体等一批行业“链主”企业、上下游企业批量落户,形成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
7月13日至15日,建湖县县长带队赴深圳惠州,密集拜访产业链“佼佼者”,着力延链强链补链,开拓电子信息产业新局面。显示屏模组、楼宇机器人等8个签约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将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崛起。
强化链式思维,建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产业链“链长”,组建产业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产业项目全链条、集群式发展,增强产业链韧性。1—6月份,三大主导产业开票销售占全县工业比重超72%,六条产业链开票销售同比增长30.8%。
创新赋能,全力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大海深处,“东方发现”号正在油气勘探作业。作为我国综合性能先进的高端自升式钻井平台,最大钻井深度可达万米。而这套海工装备的关键部件隔水导管正是“建湖制造”。
“在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联合中国石油大学、扬州大学等,进行产学研协同攻关,成功研制出了满足深海油气探采需求的隔水管成套装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先后获得国家专利29项,顺利通过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验收。”建湖县永维阀门钻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俊西自豪地说。
石油机械是建湖传统产业,产品同质化、科技含量不高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掣肘。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建湖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年”活动,将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政策等科创资源向企业集聚,提升产品含金量。鸿达阀门、永维钻件等“老字号”纷纷成长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以来,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7.9亿元,同比增长60%,14个新产品新技术获得省级认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建湖,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创新求变,闯出一片新天地。盐城环宇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立足制造根本,加大研发投入,逐步将产品拓展到电梯零部件、精密机床领域,成为上汽、永大等知名企业供应商。“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我们危中寻机,利用VMC加工中心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市场,完成全年4.5亿元销售目标没有问题。”公司副总经理吴云信心满满。
智改数转,激活转型发展“关键增量”
机械手精确操作,AGV机器人往来穿梭,可视化看板实时显示……走进位于建湖开发区的江苏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融科技感与时尚感于一体的智能工厂引人注目。“强大的硬件设备以及精密的MES、ERP等系统软件集成,使得整个生产流程全自动化,人力成本下降了33%,生产效率提高194%。”公司副总经理李军勇介绍。
润阳光伏是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正全力建设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企业生产设备可根据产品工艺要求,自动即时调节参数,从而提高产品转化率,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今年以来,润阳光伏已经实现开票销售收入30.87亿元,同比增长53.6%。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建湖县产业办副主任胥雪梅表示,建湖大力开展企业能级提升计划,制定“智改数转”工作指南,通过诊断先行、标杆引领、生态赋能,加快推进“建湖制造”向”建湖智造”跃升,建成省“智改数转”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地区。
坚持顶层设计,强化政策驱动,推动企业加“数”转型。今年以来,建湖创成铭星供水等省星级“上云”企业36家。天一公司“天亿云”机场专用运输车辆监管和管理车企平台被认定为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日月照明等13家企业列为省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培育对象。当前,建湖正瞄准两年“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三年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的总目标,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链全面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