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开展公共文化机构与旅游服务中心功能整合试点工作,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实践不到位,关系到群众体验的路径创新是否有效,一直是业界关心的问题。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研究院研究员毕旭龙认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存在体制短板、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两者深度融合。
“创新经验一般会出现在文化行政部门重视、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公共文化设施基础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动性强的地方。”在毕旭龙看来,路径创新的前提是将公共领域的文化与旅游融合放在当地文化与旅游发展的整体环境中,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定位和制度设计,支持公共文化机构重新定位和设定目标,兼顾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从而保障基层民众文化的基本权益,向游客传播当地文化,提升当地旅游品质。同时,在制度设计层面,要结合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实际,从文化设施建设之初就考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功能;在网上整合,我们应该继续增加动态显示。“目前,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一些地方出台了政策,提到了公共领域的文化与旅游融合,但缺乏具体措施。”毕旭龙说。
近年来,四川、北京等地发布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指数,浙江等地也开始制定公共服务领域的融合标准。毕旭龙认为,这种规范性的引导是必要的,对公共服务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典型经验可以推广,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融合试点等成熟模式可以引领各种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布局,推动公共文化机构开放发展。
赵丽丽,品牌研发负责人;中国旅游出版社d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管理博士,对融合发展的现状有着深刻的思考。她说:“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还存在‘硬件不够硬’和‘软件不够软’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清晰独特的品牌形象,品位不高,互动体验功能不强,特别是观光游乐景区文化内涵不足,文化体验感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仅仅依靠增加公共文化设施,不仅会增加地区或景区的投资成本,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动力,导致融合发展不足,融合效果不理想,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结合相关工作实践和调研,赵丽丽从行业思维和产品的角度,提出要打破公共服务只是公共服务的惯性模式,开拓服务的新局面。她建议,针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的难点和痛点,在政府的引导下,以企业和专业机构为主体,打造符合群众期待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比如景区,各地游客服务中心利用率不高,大量空间闲置。如果能赋予这些现有设施文化内涵和文化服务功能,就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新的休闲体验空间
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平衡政府与市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多方面实现良性互动。据了解,中国旅游出版社旗下的中国旅游书店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创新实践,充分发挥行业资源整合优势,组织开展“万里行书香旅行伴你行”推广行动,启动“一品(品牌授权)、两推(活动推广、营销推广)、三创(文旅IP打造、精品图书打造、文旅创新发展)”行动项目,推动文旅与旅游深度融合。
赵丽丽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载体可以从品牌、资源、业态等方面进行整合。第一,坚持品牌创造赋能。中国旅游书店联合专业机构和主流媒体,协助各地文化旅游部门、旅游景区、公共文化机构、特色乡村,在全国各地建设特色主题书店,提供“美丽中国”旅游展演、“读懂中国”作家人气等配套宣传活动和服务,助力打造全国知名品牌,推动“网络名人”打卡入驻。二是实行资源共享和创新。中国旅游出版社每年出版近400种文学、旅游类书籍。依托其影响力和权威性,为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提供典型产品和有力抓手。三是充分发挥业态融合。除了设置旅行书架空间,中旅书店还打造智能互动、非遗表演、休闲体验、文创购物、亲子阅读、VR旅行体验、营销推广等综合休闲推广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所以书店不仅是游客的打卡点,也是“打卡点”。
如今,公共文化与旅游服务的融合正走向深水区。各级文旅机构以机构职能整合为抓手,寻找共同的公约数和结合点,提升文化价值,丰富旅游体验,实现价值共享和效率叠加。人文氛围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地域特色与生活方式的协调,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的携手发展,将成为未来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的一大趋势,打造一个有吸引力、有品位的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