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元大都遗址公园土城墙被游客当滑梯”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热议。天气晴朗的时候,人们出去郊游放松一下,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改变了打球的质量。
据报道,这件事发生在北京朝阳区元大都城遗址公园的土城城墙上。视频中,有人对“保护文物及土墙遗址,游客请勿踩踏攀爬”的警示牌视而不见,肆意攀爬;有的孩子沿着光滑的地方滑下去,家长也不制止。
从多人分享的视频和相关图片来看,遗址土城的城墙上有明显的踩踏痕迹,甚至形成了几条“小路”。“土城墙上没有路,但更多的人会有路。”用这句话来形容土城城墙的现状似乎很恰当。然而,这是一个多么讽刺和痛苦的事实。
两年前,很多媒体集中曝光了“来此一游”的乱象。在宣传、引导和严格管理的双重作用下,游客的文物保护意识普遍提高,破坏文物的混乱现象明显改善。然而,在保护工作总体向好的背景下,一些公众视野之外的文物仍然存在人为破坏和被破坏的风险。
这则新闻中涉及的土墙是一种中土遗址的文物。很多人对它知之甚少,把文物当成土堆、土坡是常有的事。土遗址是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古代遗址。土遗址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在我国文化遗产资源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且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中国土遗址数量多、种类多、成分复杂。具体来说,建筑技术包括土坯、夯土、浇土等。施工方法主要包括生土开挖、淤泥夯实、土坯砌筑、湿土堆泥等。现存的形式有:古城墙(如山西平遥)、长城、关隘、烽火台、土塔(如玉门关土遗址)、陵墓(如西夏陵)、土坑、土洞、土窖(如秦始皇兵马俑坑)、夯土建筑(如福建客家土楼)等。
土遗址分布广泛,成分复杂,保护难度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土遗址的保存基本靠天气,自然风化、破损水化、泥化现象普遍。在靠近人的地方,人为破坏也很严重。一些地方在拆迁、建设、开发时,土遗址往往成为受害者,很多甚至是断壁残垣的完整遗址被推土机直接夷为平地;一些遗址因农牧民的挖掘、开垦和放牧而被间接破坏。村民和游客攀爬践踏会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法制的完善,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推进,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很多情况得到了改善。但“用土墙当滑梯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对土遗址的保护仍需从不同层面进行巩固和完善。在我看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土遗址保护的研究。在做好相关文物普查和“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既要做好土遗址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展示,又要做好土遗址的保护修复、数字化建设和文化遗址监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例如,去年由敦煌研究院牵头的“多场耦合下土壤遗址退化过程及保护技术研究”项目,重点研究了湿度、温度、光照等多重物理因子对土壤遗址的影响,为土壤遗址的保护提供了科学支撑。
二是加强制度管理和宣传引导。为防止人为破坏,必须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安装防护围栏、警示标志等。建立科学记录并组织专门的保护人员;为了解决生产和建设的矛盾,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必须进行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以便纳入城市或乡村建设规划。此外,还要利用各种节点、会议、活动、微信官方账号、视频号等方式宣传推送相关图文,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宣传介绍。比如这个新闻事件引发热议的时候,要普及宣传文物保护的政策法规和常识,介绍文物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事半功倍。
三是加强志愿服务,发动群众。中国各地都有一些文物保护协会。他们自发地组织和参与遗址游览和文物保护。发动群众参与文物保护,既能带动一批人深刻认识到文物保护在志愿服务中的重要性,又能壮大“文物卫士”的力量,逐步形成全民热爱和保护文物的良好局面。比如山西运城有一支“长城卫士”。他们不仅自发地对长城进行巡逻、守卫和宣传,还动员沿线的牧羊人加入守卫,对保护古长城起到了重要作用。
土遗址的保存就不一样了。有些遗址确实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但即使断壁残垣也绝不等于土堆和斜坡。我们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保护土遗址。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