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被中国文联授予终身电影艺术家后,导演丁荫楠获得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节“五周年特别奖”。八十多岁的他在颁奖典礼上说,“我想再拍两部电影……我还有很多想法。”现场的年轻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丁荫楠大约在40年前执导《逆光》《电影人》,近两年频繁出现在以年轻观众为主体的电影展映中。两部电影都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前者洋溢着改革开放后中国青年的开放、求知、自尊、自信。时隔多年,两部电影让年轻观众眼前一亮,艺术魅力从未消退。
这部电影更感人的是生命的气息。为丁荫楠电影《逆光》的开场设计了一个细雨蒙蒙、人头攒动的场景,暗示了一个诗意的开始:春雨的清晨,城市里的人们从各个角落出发,聚集在汽车和道路上,奔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他拍摄了流动的生活。当时,一位纺织工人告诉丁荫楠,这就像她每天早上,给她一种亲密感。今天,这部电影也给当代城市观众带来了亲切感。丁荫楠说,每一个人都与伟大时代的脉搏相连。关于普通人的电影写作不能局限于描写他们的感受,而是通过这个人物,用诗意的、平淡的电影语言和结构映射出时代的气息。他善于将主流与先锋、青春与宏大叙事有机统一。已故编剧、作家黄宗江曾评价丁荫楠的电影是“艺术的主旋律”,丁荫楠对这一概括深表赞同。
丁荫楠说:“我思考过,为什么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绵延不绝?人民创造历史,历史造就英雄。所以我特别关注历史上的英雄,他们的历史地位,他们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对于丁荫楠来说,拍摄电影是为了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上的英雄是如何为民族独立和国家繁荣而斗争的。从《孙中山》 《周恩来》 《邓小平》到《鲁迅》,每一部电影都是通过一个中心人物来讲述一段历史,以此为前景,进而引申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有些导演擅长讲故事,而我热爱传记片,喜欢用史诗般的叙事方式拍摄人物。塑造伟人,决不能靠艺术家的主观想象,而要从真实的史料中选择。”丁荫楠说。以电影《周恩来》为例,影片中的服饰、道具、环境都在尽可能严格、细致地还原历史真相。影片中,周恩来总理在北海公园怀念老舍先生时,回忆了观看《茶馆》的场景,其中使用了于是之演出《茶馆》的现场拍摄素材。
40多年后,丁荫楠获得了许多奖项,但他对导演艺术的表达却非常简单。“导演艺术是一门手艺活,手艺到位了,美才能升华。”“拍传记片表达了我观察历史和人生的方法。电影中的细节用来描述宏大的历史和广阔的世界。无论是声音形态还是画面形态,都要体现导演对于影片的所有创作构思,同时要将剧情隐藏在生活画面中,让观众自己去发现和识别,从而增加真实的生活感。”
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戏曲的影响,丁荫楠擅长白描。他更喜欢把大的历史环境和局部细节结合起来表现人物的心理,从局部细节的表现中提炼出整体的情况。中国传统戏曲注重表现的内涵,这也构成了丁荫楠的文化滋养。他从小就热爱京剧,以至于他导演的电影节奏好像都是按照京剧的锣鼓来切的。重要场景的剪辑就像一把重锤,清晰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转折,锣鼓声成为创作者心理节奏的外化。
如今,丁荫楠依然对时代、电影、观众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理性的判断力,他依然对导演充满自信。他的愿望是“继续拍戏,拍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