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文联电影产业研究室发布《2021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该报告以线上问卷的方式发放,依托灯塔数据平台,针对影院观众进行调研。报告显示,“观众结构向成熟、中高收入群体倾斜”,“剧情题材和良好口碑是观众观影的重要推动因素”,“国产片与进口片的差距越来越小”。
成熟的受众结构
从4000份问卷来看,30-34岁受众最高,占比25.9%,20-24岁受众23.1%,25-29岁受众20.5%。虽然三个年龄段的比例差别不大,但30岁以上观影人群的增加打破了以往研究中以年轻观众为主体,年龄越高比例越低的分布格局。从观众学历分布来看,本科学历观众比例最高,占69.2%。从受众职业分布来看,公司员工占比最高,占40.0%,而学生群体仅占17.4%。从观众平均月收入分布来看,月收入6000元至10000元的观众占比最高,占比为27.5%。综合调查结果来看,电影观众结构从年轻化、学生化、中等收入群体向成熟化、专业化、中等收入群体转变。
观众更看重作品的口碑。
由于新冠肺炎的疫情,刷短视频已经压倒性地成为年轻观众闲暇时间的首选。在选择影院观影的人群中,35岁至39岁的观众占比最高,达到47.4%。他们的观影意愿更强,受新的娱乐方式影响相对较小。另外,在观众选择电影片名的时候,电影发行商所做的各种营销可以刺激观众的购票冲动,但最终决定是否走进电影院,还是要看作品本身。近60%的观众看重电影的剧情或主题,更认可的是故事。能否在主题挖掘和剧情表现上多下功夫,讲好故事,已经成为观众评判影片的首要标准。
真人电影有共鸣。
在选择电影题材方面,观众对犯罪题材的电影最感兴趣,占比49.4%。这类电影情节一波三折,以烧脑的叙事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带来张力,观众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写实片占41.8%。这些影片通过对当下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分析,反映了当代中国高速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直击观众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反思。此外,观众对防疫类电影的关注度达到19.3%。
国产片和进口片的差距越来越小。
2021年上映中外新片534部,国产片占比84.5%。进口片数量减少,票房影响力低于国产片。调查显示,观众对国产电影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超过80%的观众认为国产电影的剧情接地气,更能引起共鸣;优秀的生产和性能;激发爱国情怀。与进口片相比,超过一半的观众认为国产片与进口片的差距越来越小,进口片没有新意,不进则退。
这项调查显示的新趋势为电影制作人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与过去相比,中国的电影观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冲击,年轻受众在减少,年龄层在增加。要让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片方需要通过排期、营销等手段挖掘电影的衍生价值,充分挖掘电影的社交属性吸引年轻观众,为电影市场补充新生力量。同时,在票价方面,要采取合理的定价,稳定市场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