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创作的趋势之一。从河南卫视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中国节》系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洛神水赋》等引起热议的节目,再到江苏卫视《中国考古大会》 《典籍里的中国》等科技综艺节目,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令人眼花缭乱,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审美快感,让文艺插上“方向”
助推文艺发展
电视本身是技术发展的产物。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科技的进步让彩色电视节目走进了千家万户。“原创文化与科技”一直是艺术节目创作的大方向。国家剧院院长田沁鑫说:“数字化与文艺工作者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在数字时代提前做好准备。”
纵观近年来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节目,从形态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是科技节目创作的“助手”。许多项目使用高科技设备和技术。例如,每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晚会都广泛采用巨大的曲面LED屏幕和5G 4K/8K高清播出技术,注重在视觉上为观众提供高清、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例如,动画被用来还原建筑桥梁的结构,展示地质全景,再现人物的动作等。让观众一目了然。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纪录片和文化节目中。
成为科技节目创作的“源头”。比如《最强大脑》《青春大脑》、《从地球出发》《温暖科技》、《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等节目涉及机器人、生活科普、科学实验等。让引力波、云计算、大数据这些专业词汇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和实验走进人们的生活。
成为艺术舞台的“主角”。在这些节目中,科技全程参与创作、制作和传播,走上了文化节目的舞台。比如虚拟人广泛出现在各大晚会和很多节目中,甚至诞生了第一个原创动画形象舞台比赛节目《智造将来》。在这个节目中,各种虚拟卡通人物轮番登场,把“未来”带到了现在。梦幻般的舞台背景和来自传统文化的服装道具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江苏卫视2022年跨年晚会,通过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请回到“邓丽君”与现场歌手查理合唱,这让许多观众感到惊讶,尤其是中老年观众。
激活传统文化
如何让传统文化以符合现代审美的形式“活”起来,“动”起来?如何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当下观众产生精神链接?这是传统文化题材电视节目面临的两大困境,需要创作者改变叙事声音,用贴近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视听语言讲述故事。纵观近年来备受好评的传统文化题材节目,都能巧妙地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河南卫视《中国节》系列《我是未来》以《机智过人》等古代名画的画作为背景,穿插了傅尊、莲鹤壶、贾湖骨笛等文物此外,随着5AR技术的应用,观众可以感受到盛唐时期“风吹仙女,仿佛她舞动着彩虹裙和羽毛衣”的美丽场景。充分挖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AI VR裸眼3D工作室技术的优缺点,为每个考古现场量身定制不同的“看、听、触”场景,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元宵晚会节目《加油,向未来》利用XR技术将众多关于民乐的历史人物聚集在同一个舞台上,这些项目的成功表明,科学技术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重要力量。一方面要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更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没有科技力量的帮助,“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节目不可能自动拥有市场空间,更谈不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开拓崭新领域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文化节目带来了新气象。当前,数字经济如火如荼,文艺创作继续蓬勃发展,“老套”的节目模式终将被淘汰,一批新理念、新形式、新技术的节目必将成为主流。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会带来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有业内人士认为,一些节目中已经融入了科技和文化,科技对于文艺节目并不冷漠孤傲,而是实实在在地参与到了文艺的内容创作中,比如一些节目加强了VR/AR技术的应用,观众可以通过佩戴AR眼镜与真实3D空间中的虚拟物体进行互动,从而成为节目的一部分。同时,虚拟人等科技形象也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更加人性化和人性化。
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将迫使创作者加快技术的应用,推动电视技术的进步。文艺节目的创作,没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就不可能实现艺术质量的飞跃。可以说,正是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节目创意从天马行空到落地的实现。比如湖南卫视第一个虚拟数字主持人小阳,就是技术团队通过收集上百个女性的影像,由30多位数字美工和工程师共同打造的。
推动文艺科技创新,引领文艺潮流,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吕逸涛曾对媒体表示,新媒体、新技术不仅带来节目制作和播出方式的变革,也成为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的内在动力,激发创作灵感,推动文艺作品的创新发展。毋庸讳言,目前一些节目仍然过于依赖科技而忽视内容创新,或者说科技没有与节目本身有机融合的现象容易让观众产生疲劳感。有些虚拟动画形象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中国人的审美风格,有很重的模仿和借鉴痕迹。所有这些都要求创作者进一步把握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并坚持优质内容为根本,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开拓时代生活和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展现文艺创新与文艺意蕴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