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运动员们夺得了金牌和银牌,参加了盛会,而赛事的精彩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加持。
“冬残奥会的多项技术充分展示了我国无障碍科技智能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表示,科技不仅将为冬残奥会赋能,还将留下丰富的奥运遗产,给广大需求群体带来美好的期待。
火炬手的“腿上机器人”
邵海鹏是负责3月2日举行的冬残奥会火炬接力火种采集仪式的9名代表之一,他格外引人注目。他的腿上穿着科幻外骨骼,在拐杖的帮助下独自走向主席台。
邵海鹏曾经是一名建筑工人,因一次意外导致下肢截瘫。“邵海鹏穿的是我团队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先进中心研究员帅梅告诉记者,基于传感器网络和ai控制算法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自动感知穿戴者的主观行动意愿,辅助其“随心所欲地行动”,实现快走和慢走的任意切换,实现上下楼梯、上下坡等复杂动作。
“这种外骨骼机器人主要用于行走能力有一定障碍但尚未完全丧失行走能力的残疾人。可以增强人的残余肌肉力量,帮助身体不断恢复机能。”梅说,火炬手戴上设备后,无需特殊训练,只需几分钟就能适应并控制机器人,实现人机合作。
“能够深入参与奥运会,我感到非常自豪。同时,奥运会也促进了产业升级。正是这个机会让团队成功研发出了这个机器人,大家都非常激动。”帅妹表示,未来残奥会的技术将上市,惠及普通残疾人。
冬残奥村里的智能出行
在北京冬残奥村,无障碍便捷智能管理平台实时显示人流、无障碍停车位数量、共享轮椅位置和租赁信息。
“我们结合无障碍理念,运用先进的智能技术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冬残奥村建立基于数字双胞胎的智能管理平台,配合若干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终端设备,集成开发,满足有无障碍需求人群的各类基本生活需求。”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作部部长梁楠说。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在冬残奥村的共享轮椅上安装了定位设施,与智能管理平台联动,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掌握轮椅租用情况,实现统一合理调度,确保运动员随时就近使用共享轮椅;在冬残奥会村的无障碍停车位上,研究团队安装了智能地锁。残疾运动员在驶入停车场前,可通过手机终端接入智能管理平台,后台自动匹配离目的地最近的无障碍停车位。
梁楠表示,冬残奥会结束后,这些无障碍技术将在城市生活场景中推广应用,为残疾人出行保驾护航。
机场里的无障碍智慧
在机场候机楼佩戴看起来像颈椎按摩器的高精度定位导航设备,与残奥会相关的特殊视障旅客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室内行走时可以实现无障碍通行。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何表示,视障人士可以将该设备戴在脖子上。当在航站楼内行走时,该设备可以通过超声波探头和摄像头实时监控障碍物
何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相关技术,为机场残疾旅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我们将设计更多的便携式设备,提高设备的环境智能感知能力,并打通室内和室外的整个流程,以协助残疾用户完全独立地出行。”
赋能运动员训练的科技战袍
备战北京冬残奥会时,国家轮椅冰壶队和残奥会曲棍球队身着北京服装学院团队制作的科技制服,日夜挥汗如雨。
“根据残奥会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和运动原理,我们深入研究了相应的人体测量方法、身体数据库和服装原型,在舒适性、保暖性、穿脱、储存等功能性服装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最后,利用数字建模和3D打印技术,我们为轮椅冰壶运动员开发了坐下背心和坐下裤,并为残奥会冰球运动员创造了训练服。”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史立民说。
此外,团队还帮助相关单位建立了《冬残奥会运动项目辅助服装设计导则》1《肢体残疾人服装用人体测量的尺寸定义与方法》,为我国无障碍服装服饰体系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参考,推动了我国肢体残疾人冬季运动服饰的发展。
从奥运会到街头,冬残奥会无数的技术用温度感动了各国运动员。未来,这份温暖将传递给更多的残疾人,让科技为他们的生活赋能,让残疾人有更多的可能。